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肺結核藥緊盯 惹毛病患與醫師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20日訊】〔自由時報記者侯千絹/屏東報導〕肺結核病死灰復燃,衛生署疾管局新聘關懷員投入「都治計劃」,要求關懷員須親手把藥交給病患,並親眼看著病患服藥,引起病患不滿;此外,疾管局也要求關懷員或公衛護士檢視藥量是否足夠,若有不足,須主動與醫師「溝通」,因事涉醫師專業引起醫師不悅,衛生局夾在其中左右為難。

屏縣肺結核發生率多年來居全台前3名,以93年為例,屏縣每10萬人發生率約123人,較全台74人明顯高出許多,病例高居不下的原因,與屏縣老年人口眾多,加上離島及山區等偏遠鄉鎮醫療資源不足等因素有關,要降低病患人數,須從病患用藥習慣下手。

疾管局立下10年讓肺結核人數減半目標,今年4月起調整推動多年的DOTS(直接觀察治療 )方式,增聘一批關懷員訪視病患服用,屏縣第1階段共聘28位關懷員,目標是關懷321名肺結核病患,現在完成率67%。

藥品被保管 病患抱怨

這項計劃起跑不多,執行過程卻狀況百出,疾管局要求關懷員取走病患的藥,每天親自送藥給病患服用,做法顛覆一般民眾的用藥習慣,病患不瞭解官方為何要取走他們的藥品,抱怨聲不斷,雖經多次溝通,現仍有部份病患不願把自己的藥物交給關懷員「保管」。

藥量檢視 醫師很不爽

此外,關懷員與公衛護士另得負起一項任務,即檢視病患藥品劑量是否足夠,一旦藥效不足,須主動向醫師溝通調整,這項做法更惹毛不少醫師。

衛生局坦言,這批關懷員因欠缺醫藥專業背景,無法評判藥劑份量,只好將藥物轉交各鄉鎮衛生所負責結核病的公衛護士把關,但每個病患的病情、體質不同,就算具醫療背景的公衛護士也無法針對個案做出正確用藥判斷,導致醫師對自己的專業遭質疑常有所不滿,或者根本對公衛護士的溝通置之不理,疾管局的新規定已讓衛生局陷入兩難。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