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研究顯示南亞人最易罹患心臟病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1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章君宇多倫多十六日專電)由加拿大人領導,涉及全球五十二個國家的一項國際研究顯示,南亞人在年輕時罹患心臟病的比率較任何其他族裔為高。即使他們移居北美或歐洲也不會改變此一情況。

研究發現,印度、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孟加拉、尼泊爾等國人民罹患心臟病死亡年齡較其他族裔早五至十年。

研究小組主任調查員、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教授尤塞夫表示,南亞人口約有十五億人,約占全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這些人口似乎特別容易罹患心臟病。

尤塞夫指出,他們所做的研究主要是想找出南亞人為什麼較易罹患心臟病的原因。之前的研究亦顯示,南亞人似乎有一種不明的高危因素,使他們較其他種族人士更早罹患心臟病。

雖然全世界的科學家都在研究各種族慢性疾病與基因的關係,但迄今為止,科學家們還未能發現南亞人易患心臟病與任何基因有關。

尤塞夫領導的研究小組發現,南亞國家人民第一次罹患心臟病的平均年齡為五十三歲,其他國家人民罹患此一疾病的平均年齡為五十九歲。

尤塞夫指出,研究小組在統計資料時,不須特別留心,便能發現南亞人心臟病發病年齡遠較其他族裔為早的情形。

尤塞夫說,全世界其他族裔罹患心臟病的九種最普遍危險因素,南亞人全有。在接受調查的人們中,南亞人休閒時運動最少,每日攝食的蔬菜水果量也最少。南亞人也不似其他人種,每日很少適量飲酒。

除此之外,南亞人罹患糖尿病、高血壓、腹部肥胖、血栓的人數也較多。吸菸是造成這些疾病的因素之一。南亞婦女雖不像男子一樣喜歡吸菸,但由於糖尿病、肥胖等高危因素,她們罹患心臟病的死亡率卻不比男人低。

研究亦發現,南亞人即使移民到加拿大或歐洲,也不會改變他們自己及在新國家出生子女易罹心臟病的情況。其他研究已顯示,移居英國的南亞人,他們在當地出生的子女,罹患心臟病的機率仍較英國本地出生人士高。一些南亞裔兒童在六至七歲時便出現罹患心臟病的高危因素。

尤塞夫指出,科學家們無法改變人類基因,但健康的生活方式確實有助於預防心臟病。他認為南亞人應該注意研究所帶來的警訊,從而改變日常生活習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