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香港大學專家指油魚是瀉藥不宜食用

人氣: 5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2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於國香港二十八日電)台灣曾經一度盛行的吃油魚減肥,近來在香港引起喧然大波。因一家知名超市將油魚視為鱈魚出售,不少民眾吃後拉肚子。香港大海洋生物研究學者指出,油魚在外國被視為瀉藥,用作清理腸胃和通便,被列為不建議食用魚類。

曾在美國及波多黎各政府從事漁業研究工作、現為港大生態學及生物多樣性學系副教授Yvonne Sadovy接受香港「明報」訪問時表示,油魚 (學名Ruvettuspretiosus 、俗名oilfish)除了在少數國家如印尼被食用外,最主要的用途便是用作瀉藥。

在西班牙加納利群島 (Canary Islands)的居民便被用作傳統瀉藥,「那裏居民將油魚當作瀉藥,例如若吃了一些壞東西,想排出體外,或者便秘,便會用魚骨熬湯,當藥飲用」。她說,在一些太平洋島國,油魚同樣被用作瀉藥,當地人更將油魚稱為「令人衝入廁所的魚」。

她指出,外國曾有學者研究油魚結構,無論肌肉及內臟都充斥蠟酯,在肌肉脂質中佔的比重為約兩成,在膽脂質中佔四成。蠟酯可提供浮力,但人類吃後會影響腸胃。

她說,油魚能否食用,國際間資訊很混雜,但在許多國家已建議不食用,在日本被用作製魚糧或雞飼料。

對於以油魚通便,港大醫學院腸胃及肝臟內科副顧問醫生陳安安表示,吃油魚並非醫治便秘的正確方法,肚瀉只是吃油魚後的副作用,長期肚瀉會導致脫水、流失電解質和休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