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愛肝加油站》B肝帶原者產生e抗體 仍有可能會長肝腫瘤

人氣: 1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9日訊】自由時報 文/許金川

Q:我今年40歲,有B肝帶原,兩年前抽血追蹤時,e抗原都是陽性,可是最近一次抽血檢查,e抗原已經轉為陰性,而且有產生e抗體,醫師告訴我是好現象,但是上週做腹部超音波檢查卻發現有一顆2公分的肝腫瘤,我心裡很納悶,怎麼會已經有e抗體了,還會長肝腫瘤呢?

A:B型肝炎病毒在人體內大量繁殖時,會產生一種蛋白質,稱為e抗原,因此e抗原可說是B肝病毒活躍性的指標, B型肝炎患者e抗原陽性表示血液及體液中的病毒含量多,病人的傳染力強。

同時肝臟發炎的機率也比較高,就如同你以前的情況一般。

感染B型肝炎病毒之後,隨著年齡的增加,病毒的繁殖力也會越來越弱,因此有些B肝患者原來e抗原陽性,就會轉為陰性,並產生e抗體出來。

最近一次檢查e抗原陰性、e抗體陽性,就是這個意思,表示體內B肝病毒量少了,肝臟發炎的機率也變小了,因此醫師告訴你是好現象。然而,血液中的病毒量雖然減少了,在B型肝炎感染過程中,B型肝炎病毒DNA已經嵌入人體肝細胞中,因此,還是有機會長肝癌出來。

目前腹部超音波發現了一顆2公分的腫瘤,肝腫瘤有良性及惡性之分,可再做其他的影像學檢查,如電腦斷層加以確認。假如確定是肝癌,目前有很多的治療方式可選擇,如果腫瘤的位置合適,開刀切除通常是首選,再者,栓塞、局部治療的電燒治療或酒精注射都是目前相當常見的處理方式,可先與主治醫師詳細討論。

但要切記,往後的長期追蹤是不可忽視的,因為即使治療成功,日後還是有復發之虞,因此不管是腹部超音波或抽血檢驗胎兒蛋白、肝指數,任何一項都不可缺。

(本文作者為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執行長 )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的新版B型肝炎治療小手冊已出版,另有C型肝炎治療小手冊及定期出刊的好心肝會刊,可供民眾免費索閱。最新的第36期好心肝會刊主題有「肝癌治療新展望」、「肝臟長東西且莫心驚」、「大腸癌—定期檢查早發現」等,內容精彩。民眾可致電索取。肝基會電話︰02-23825234,全球資訊網:http://liver.org.tw。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