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感念蒲敏道 張俊雄:政府有責任照顧重殘人士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江俊亮嘉義縣八日電)行政院長張俊雄今天傍晚南下嘉義縣聖心教養院慰問時表示,已故的聖心教養院創辦人蒲敏道神父,五十年來專門服侍重殘的台灣鄉親,可以說是珍貴的台灣人,政府有責任服侍重殘人士。

張俊雄是在傍晚五時二十分,由嘉義縣長陳明文、內政部政務次長林美珠、社會司長曾中明等人陪同,前往東石鄉聖心教養院慰問,受到院長劉振旺等人熱烈歡迎,並欣賞重殘院生樂器表演「讚美之泉」演奏。

隨後,張俊雄、陳明文等人,留下「愛的手印」在陶板上,將燒製成陶手印後,將來重殘養護中心「敏道家園」完工後,將把陶手印貼在「敏道家園」。

聖心教養院的重殘院生,則致贈張俊雄第一次擔任行政院長時,到聖心教養院參訪的照片,張俊雄也回贈加菜金,並表示,他的施政目標,是如何照顧弱勢團體,蒲敏道神父比台灣人更愛台灣人,他要對蒲神父及院內的神父、修女、工作人員表示感佩之意。


行政院長張俊雄(左四)八日南下嘉義縣聖心教養院慰問,在院長劉振旺(左三)陪同下,探詢重殘院生的起居情形。//中央社 九十六年十二月八日

聖心教養院長劉振旺表示,今天是蒲敏道神父一百零六歲冥誕,蒲神父在七年前籌建「敏道家園」時,也是當時擔任行政院長的張俊雄大力協助,才能取得台糖土地興建「敏道家園」,希望明年的今天,「敏道家園」可以落成啟用。

劉振旺指出,蒲敏道神父是耶穌會會士,1902年十二月八日生於瑞士的巴爾城,擁有羅馬額我略大學哲學士學位,由於仰慕中華文化,1931年主動向耶穌會院申請,前往中國河北省傳教,1936年在上海被祝聖神職,矢志奉獻終生給教會和社會慈善事業。

蒲敏道神父後來因為戰爭而被迫離開中國,1953年輾轉來到台灣,1962年到嘉義朴子地區服務,在當時物資匱乏貧困的年代,蒲神父為了改善居民生活品質與照顧青年學子,先後開辦婦女竹藝及毛線編織所,並興建文明學舍。

劉振旺表示,蒲敏道神父以八十九歲高齡,創辦聖心教養院,照顧別人不願意或沒有辦法照顧的重度、極重度身心障礙朋友,並在一百歲生日時,許下成立「重殘養護中心」的心願,雖然蒲神父來不及親睹重殘養護中心設立,但他的遺願在台灣獲得許多民眾迴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