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下背痛

人氣: 9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18日訊】

一、造成下背痛之原因

1. 職業運動、意外事件而引起韌帶與脊柱的傷害。
2. 肌肉過度伸展也會引起下背痛。如過胖、反覆舉重物、姿勢不良。
3. 缺乏運動會使肌肉失去張力而變弱,容易因外力而扭傷。
4. 椎間盤脫出、脊椎外傷、扭傷。
5. 背部關節炎或臀部、膝部疾病而引起背痛。
6. 懷孕:因懷孕時,荷爾蒙分泌使骨盆寬鬆,致使下背部組織結構變得較鬆散;也因胎兒重量,使母親重心向前移。
7. 下背痛由遺傳、環境所引起因素較少。

二、預防

先要建立標準的日常姿勢,藉由良好姿勢,可以設法降低背痛之產生。

1. 站:正確的站姿是抬頭、挺胸、背部挺直。長時間站立應墊高一腳,不時換腳避免不對稱傾斜。
2. 坐姿:兩腳平踏地面,背部平靠椅背,臀部坐滿整個椅子。避免上身前傾或背部拱起。
3. 駕駛員的姿勢儘量將背及腰部靠在椅背,座椅靠背角度約115度。
4. 躺:枕頭高度正好讓頭與肩膀平行,仰臥時,在膝下墊個枕頭。側睡時,雙膝微彎,兩腳間夾一枕頭。
5. 抬放重物:不可直接彎腰拿重物。要蹲下、縮小腹再抬起物品。
6. 高取物:不要直接取物,縮小腹挺背再取物品
7. 由臥姿變成坐姿:由臥床而起來時,先側躺於床邊,用手推動成坐姿,並保持背部直立,再把腳放在地板上而下床。

三、保健

預防重於治療,如平常注意正確的姿勢、控制適當的體重、加強腹肌及背肌力量。在日常生活下,不論是休閒 或工作,都應儘量鬆弛背部肌肉。當長時間工作後,能休息片刻,稍微活動一下,對緊張的背部有很大的好處。

四、下背痛復健運動

(一)減少下背痛的運動

在急性期不適合做此運動,等病情穩定後才實行。主要在使腹肌緊縮,伸展下背,如游泳。一方面可增加肌肉群之活動;另一方面可減少腰酸背痛。腹肌、背肌無力,易使椎間板脫出。運動可加強背肌、腹肌力量,以減少腰椎過分前凸,並改善不良姿勢。

1. 仰臥起坐運動:由仰臥、雙腿彎曲坐起,再回復原來姿勢,可增加腹肌肌力。
2. 平背運動:仰臥,雙腿彎曲,用力收縮腹部及臀部。抬高臀部約1~2吋,數1~5,然後放鬆、再回復原來的姿勢。
3. 鼻碰膝運動:兩手合抱一腿膝蓋向胸前靠近,數1~5,然後回復原來姿勢,另一腿儘量保持伸直狀況。
4. 手碰趾運動:雙腿伸直的坐姿,雙手儘量伸直向前碰腳趾。
5. 蹲下運動:以站姿且上身保持垂直地面,蹲下時腳跟不可離地。
6. 直膝抬腿運動:仰臥,彎曲一膝,伸直另一膝並儘量往上抬高,數1~5後放下。兩腳輪流做此運動。
7. 腹肌收縮運動:仰臥、深吸氣、緊縮下腹及臀部肌肉,數1~5,再用上腹部將空 氣壓出,放鬆全身。
8. 坐下前彎運動:坐在椅子上,背部緊貼椅背,兩腿平放地上。將兩腳分開30公分,兩手平放腿旁,緊縮下腹及臀部,身體向前彎腰,雙手著地,數1~3,再回復原來姿勢。

(二)緊身衣、背架的使用

在急性期後使用,一般穿6~8週可達到治療效果。緊身衣及背架後面有鋼條,可限制脊椎的活動,維持腰椎正常的曲線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