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鐵與木 傳統中開發創意新商品

人氣: 18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陳勤南投縣報導)傳統打鐵技術與木工車床技術因環境的變遷,已逐漸消失沒落。藝術家陳接枝面對即將萎縮沒落之傳統工藝技術,嘗試開發新產品,以原有傳統技術為基礎,溶合鐵與木技術之特質,開發生活化且富有地方特色之產品。


台南縣文化局副局長姜博智(左)南投縣草屯鎮草鞋墩鄉土文教協會理事長陳接枝(右)玻璃櫃內為陳接枝作品(記者陳勤攝影)

陳接枝從台灣工藝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退休,而目前擔任南投縣草屯鎮草鞋墩鄉土文教協會理事長,運用鐵與木兩種材質趣味差異極大的組合,開發系列性之新產品,如文具、玩具、桌上使用之小物件等,使用的進口材料漸漸以本土生產來取代。

我國的傳統打鐵鍛造技術範圍很狹窄,再加上技術傳承的封閉,代代相承技術並沒有提昇,只有越來越式微,越來越窄。因此發展新的東西非常重要,例如新技術、新題材、新材料、新的銷售管道、新的使用者等等。不但為今天充斥著大量生產的工業產品中帶來手工的趣味,也讓即將萎縮沒落的產業有新的希望。在開發富有地方特色之產品,以地方特色為發展的目標上更顯得珍貴。

陳接枝提到,麻豆鎮是孕育工藝家的故鄉,從葉王交趾陶、顏水龍的藝術、剪黏大師李世逸、陳三火、陳瑞連等藝術家,出身均與麻豆有很深的淵緣,陳接枝特地到臺南縣麻豆鎮總爺藝文中心展出其作品,期能啟發出更多工藝藝術家。

總爺藝文中心玻璃屋展覽館安排了陳接枝生活創意工藝家之「鐵與木之奇想」個展,作品生動、活潑有趣如妞妞車、音樂鴨,展覽期間自3月11至4月15日週三至週日。

陳接枝利用梅樹表皮堅硬內層較軟,製造梅枝鉛筆,在總爺藝文中心吳樹南主任帶動,現場民眾相當踴躍,分享陳接枝的創作及推展地方生活工藝的熱忱。

大紀元陳勤/報導】傳統打鐵技術與木工車床技術因環境的變遷,已逐漸消失沒落。藝術家陳接枝面對即將萎縮沒落之傳統工藝技術,嘗試開發新產品,以原有傳統技術為基礎,溶合鐵與木技術之特質,開發生活化且富有地方特色之產品。

運用鐵與木兩種材質趣味差異極大的組合,開發系列性之新產品,如文具、玩具、桌上使用之小物件等,材料的使用由進口漸漸以本土生產來取代。

我國的傳統打鐵鍛造技術範圍很狹窄,再加上技術傳承的封閉,代代相承技術並沒有提昇,只有越來越弱,越來越窄。因此加上新的東西變得非常重要,例如新技術、新題材、新材料、新的銷售管道、新的使用者等等。不但為今天充斥著大量生產的工業產品中帶來手工的趣味,也讓即將萎縮沒落的產業有新的希望。在開發富有地方特色之產品,以地方特色為發展的目標上更顯得珍貴。

陳接枝提到,麻豆鎮是孕育工藝家的故鄉,從葉王交趾陶、顏水龍的藝術、剪黏大師李世逸、陳三火、陳瑞連等藝術家,出身均與麻豆有很深的淵緣,特地到總爺藝文中心展出其作品,期能啟發出更多工藝藝術家。

總爺藝文中心玻璃屋展覽館安排了陳接枝生活創意工藝家之「鐵與木之奇想」個展,作品生動、活潑有趣如妞妞車、音樂鴨,展覽期間自3月11至4月15日週三至週日。

陳接枝利用梅樹表皮堅硬內層較軟,梅枝鉛筆製造,總爺藝文中心吳樹南主任帶動,現場民眾相當踴躍,分享陳接枝的創作及推展地方生活工藝的熱忱。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