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正子電腦斷層造影可有效診斷大腸直腸癌轉移

人氣: 1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1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江俊亮嘉義縣十日電)佛教大林慈濟綜合醫院核子醫學科今天表示,過去大腸直腸癌患者肝轉移情況,有時在追蹤檢查時會查不出病灶,而先進的醫學影像檢查PET/CT(正子電腦斷層造影),則能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鑑別診斷率,可有效診斷大腸直腸癌轉移。

大林慈濟醫院核子醫學科主任王昱豐指出,一名六十一歲的乙狀結腸腺癌男性患者,去年元月在接受手術切除與後續化學治療之後,九月初進行癌胚抗原(CEA)追蹤,指數高達22.68 ng/ml,但安排腹部電腦斷層檢查時,並無特別發現。

這名患者在九月底再進行追蹤時,CEA指數持續攀升至70.68 ng/ml,院方於是安排PET/CT(正子電腦斷層造影)檢查,結果在肝臟右葉近膽囊處,發現一個二至三公分大小的肝臟腫塊,經手術切除後,病理報告證實是來自大腸的轉移性腺癌,術後再追蹤,CEA指數已降至3.33 ng/ml。

另一位四十九歲的乙狀結腸腺癌女性患者,在2005年十二月初接受手術切除與後續化學治療,追蹤的CEA指數也都在正常範圍內,同年十一月中旬接受PET/CT追蹤檢查,在肝臟發現兩個異常代謝病灶,經手術切除後,病理報告也證實是來自大腸的轉移性腺癌。

王昱豐表示,在大腸直腸癌病患中,約有百分之三十的病患會有肝轉移的情況,如果不治療,五年存活率僅約百分之三;在大腸直腸癌合併肝轉移的病患中,有將近百分之二十五仍舊可以開刀治療,手術後的五年存活率可達百分之二十五至百分之四十四。

他說,在評估大腸直腸癌是否再發病變時,血中CEA值的系列測定是一項重要指標,但是這種腫瘤標記的檢查,只能確定是否有異常,但卻無法找出問題所在,此時便需透過更精密先進的儀器,如PET/CT(正子電腦斷層造影)來協助找出異常。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