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楊儒門案 2審當時判決認有助台美稻米談判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1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孫承武台北十九日電)曾引起社會爭議的「白米炸彈客」楊儒門獲總統陳水扁特赦,但外界對法院量刑仍各有看法。其實,楊儒門二審之所以獲減刑,在於高院法官認同當時證人,即擔任國家全安會議諮詢委員賴幸媛證詞,同意「白米炸彈客」對當時政府與美國稻米進口談判的公共事務上有正面意義。

根據台灣高等法院去年一月判決,承審法官量刑時就參考當時擔任國家全安會議諮詢委員賴幸媛證詞。目前擔任台聯立委的賴幸媛當時負責稻米談判評估,依她在法庭上證詞,2002年台灣需要進口十四萬四千七百二十公噸的外國米,美國米就佔百分之七十五進口的比例;美國希望台灣在入會第二年(2003)把台灣稻米的進口上限量(十四萬四千七百二十公噸)提高,以及降低配額外的關稅率。

依賴幸媛法庭上證詞,楊儒門事件發生後台灣向美方反映台灣農業的困難及農民的困苦,並表達「無法提高進口量與配額以外關稅下降」的談判立場。當時美方對這事情很關注,官員也表示能理解民間的聲音。

高院判決書指出,賴幸媛向法官說明「白米炸彈客」案在當時談判過程中,是一個籌碼,也就是所謂強化談判的「最佳的替代方案」,談判過程中透過衝突來達到對手的妥協。而從結果論,台灣的談判是成功的,因為後來在配額外的關稅沒有下降,進口量也沒有被衝破,美國也沒有到WTO去告台灣。

高院法官判決並引賴幸媛的證述,認為「此一事件在台灣與美國稻米進口談判的公共事務上有正面意義」。依刑法五十九條減輕其刑,由一審的七年半的刑期,改判五年十個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