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照护完善 老伴在不在不怕没处去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6月3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吴显光渥太华特稿)加拿大是世界上少数全民享有社会福利的国家之一,医疗、老人照护、孩童牛奶金、老年退休金、以及帮助移民适应等工作,都由政府统一策画、执行。

由于年长的银发族愈来愈多,加上外来移民年年增加,整个国家的预算有限,费用被缩减和删除是经常有的现象,各项福利也随着缩水,但是在老人照护方面,还能够将有限的经费作最有效的运用。

加拿大在各乡镇城市都盖有照顾老人的房舍,有的属于公立,有的是私人财团出资兴建,年过六十五即可提出申请,身体健康者可申请老人公寓或低收入公寓。但是老人如果拥有自己的房屋,就没有资格申请,这项福利以没有不动产者优先。夫妇可以申请住在一起。

根据健康状况 提供不同照料

其他的老人,申请者健康没有问题,只是个人无法打理日常生活,也就是“做不来”者,可以申请退休院;平时家里没有人帮忙照料,又不可以单独在家,而经医生证明需要有医务人员二十四小时随时照料者,可申请疗养院;如果是长年严重病痛需长期医疗或经医生认定病状已末期者,则安排住进安养院照料。

由于申请者每个人的条件跟经济状况不同,申请的结果也不同。例如,老人家住在渥太华东边,第一个选择一定是东边的老人院,如一切条件符合规定,又有空位,就可以很快搬进去住;但是,由于各方面条件不符或没有空缺,经常得慢慢排队等待,等上一年的都有。申请顺利的话,最快也要两个月到三个月的时间。

旅居渥太华二十年的何妈妈,台湾嘉义人,今年七十五岁,原来跟女儿住在一块儿,去年年底女儿不幸因病往生,何妈妈本身患有肾脏疾病,女儿不在了,女婿要上班,孙儿女要上课,平日没有人照料,经过家人商量,决定申请老人疗养院,在市区银行街的老年照料综合中心找到新家。

两人一房 居住舒适

何妈妈住的综合中心建筑新颖,是两年前盖好的六层楼建筑物,六楼的住户,以华人居多,她跟另一位室友分住一房,房屋中间隔有一道墙,不会相互打搅,各有各的卫浴设备,并有电话、电视供使用,还有紧急按钮可随时呼叫护士,大型窗户,阳光充足,居住环境十分舒适。

何妈妈的家人表示,这里是私人经营的疗养机构,每个月收费两千加元,何妈妈缴交一千加元,政府补贴一千加元,包括住宿、伙食、清洁、护士照料,以及医生定期的看诊。

何妈妈刚住进来一个多月,还不大能习惯,她抱怨说,住在这里没有自由,平时没有家人来带的话,不能出去,伙食虽然是中式饭菜,然而加拿大厨师煮的中菜,她说看看还可以,但是口味实在不对,经常只吃一半就饱了。她一直想吃台湾的肉羹、蚵仔面线,对台湾的小吃充满期待,家人已答应,下次会带来,让她解馋。

住在同一楼单人房的王妈妈,今年九十四岁,从台湾移民加国已经十五年了,原来跟老伴和大儿子住在一块儿,王妈妈患有糖尿病,平时由老伴在一旁照料,两老生活相互扶持,老伴往生后,平日只剩她一个人在家,加上有点老人健忘症,家人不敢让她一个人待在家里,也向综合中心提出申请。

护士会说国语 沟通没困难

单人房的月费是四千加元,政府补助半数两千加元,王妈妈的女儿说,单人房费用高,申请的人较少。据她了解,一般华裔老人家都申请双人房居多,因为华人父母大都把钱财给了儿女,当自己年老时,手头钱财有限,住双人房月付一千加元,把老人年金拿来补贴月费,每个月真正缴几百块加元就能住下来。

在六楼服务的护士长跟护士,除了英语外,还能说粤语跟国语,对照顾华裔老人,沟通上没有困难,行动不便者,三餐需要护士喂食。

华裔年长者集中六楼便于照顾,平时老人家收看华语电视节目,也邀约打麻将或桥牌,慈济渥太华志工们每周都会来跟老人们聊天,帮忙梳头,讲故事,每两周来院里跟全体住院老人们一起同乐,表演手语歌、唱歌、团体游戏,过年过节志工的子女和家人,更一起来和老人家过节,带来温馨和欢乐。

相关新闻
母婴亲善医疗院所认证 母乳哺育成医护系统
台坠机事件殉职星军人将从优赔偿
首届亚太多发性硬化症护理论坛台湾分享经验
天梯车祸反应医疗缺乏  争取大型医院设立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