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海巡署公布十大危險海域 莫輕易下水

人氣: 37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7月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旭昇台北二日電)台北縣東北角海域發生二十一名潛水泳客遭退潮大浪捲走意外,苗栗縣卓蘭長青谷也發生大學生溺水意外,全隊六十七人溯溪,居然都沒有安全配備。海巡署今天公布十大危險海域,提醒民眾在這些濱海地區從事水上休閒活動時,一定要瞭解海況,並配合海巡人員勸導,避免一再重演憾事。

溺水意外集中在每年七月到九月氣溫最高的夏天,每逢假日海邊人潮洶湧,許多民眾攜家帶眷,呼朋引伴到海邊戲水,只要一不小心,隨時可能發生危險。

消防署指出,民眾在海灘戲水,應在設有救生人員值勤的海域,並聽從指導及勿超越警戒線;對已設有「禁止游泳」或「水深危險」等禁止標誌區域,更應避免接近。

救難動輒出動行政院海巡署、內政部空中勤務總隊、消防署、民間救難組織等,耗費國家資源。溪水清涼、海岸美麗,卻潛藏危險,多注意小心,才是保平安之道。

台灣去年發生溺水喪命的人數,高達四百多人,造成許多家庭悲劇。海巡署表示,台灣本島海岸線十大易發生海難區域有北部的石門白沙灣海域、三貂角萊萊磯釣場海域、基隆和平島海域、基隆外木山海域、中部地區的清水北防沙堤海域、王功漁港至新寶溪出海口海域、南部地區則為安平港南堤四鯤鯓海域、旗津海岸公園海域、香蕉灣海域以及東部的花蓮七星潭海域等。

基隆外木山、和平島海域多屬水深落差過大及瘋狗浪易湧區域,七月一日發生二十一名遊客潛水意外的東北角龍洞海域,因為是U字地形,沿岸淺,中央深,加上退潮時,海流向外拉力變大,不小心很容易就被捲出外海。

消防署提醒民眾,在海邊戲水,不要依賴充氣式浮具助泳,萬一洩氣,將無所依靠,很容易造成溺水。尤其,海水是處於流動狀態,有海流、有波浪,與游泳池不同,因此,海泳要有加倍的耐力及體力,才能達到同等距離,不要自信過高,造成不幸。

此外,不可在航道、港區、急流區、礁巖區及碼頭邊游泳。若被海流捲到外海,應向岸上發出求救信號,保持體力及體溫,並察看周圍是否有可助浮的漂流物加以利用,等待救援。

至於在溪流戲水,首要注意的是,溪流水域深淺不一,水溫差別很大,在坡度大的地區,常暗藏急流及漩流,應特別注意安全。這次在苗栗卓蘭發生溯溪溺斃意外,就是遇到漩渦。

消防署表示,溪流水底多為滑溜卵石,在水中行走,應注意免得滑倒。另外,不要在水質不清或受污染的溪流中游泳。深潭、野塘、水埤等處,水質多不佳,深度不明,水底雜物多而屬泥沼地,在這類地區玩水,非常容易受傷或陷入泥沼無法自拔喪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