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選前消費凍漲議題 藍自食惡果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3月26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施曉光/特稿

選後原該沉澱的台灣政壇,由於五二○前油價應否繼續凍漲,藍、綠還是吵翻天,原本在自由經濟體中應當尊重市場機制的油、電價,碰到選舉,只能無奈成為政治賭桌上的祭品。去年第四季國際原物料飆漲以來,執政當局為了接在野黨的招,凍漲油電價,穩住盤勢,但藍營隨政治情勢不同,對油電價問題論調前後不一,更讓人可議。

仔細回顧選舉前後藍營有關物價議題說法,明顯呈現隨選戰步調而有三階段的變化。

去年10月、11月間,國內物價不斷攀升,藍軍見獵心喜,一方面「炒熱」物價問題,另一方面再藉由立委利用各種質詢場合或各種選舉場合,質疑民進黨政府執政無能,解決不了民生物價問題,當時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馬英九還搬出蔣經國做政績對比。

但今年1月之後,眼見去年底高院二審判決馬英九特別費案無罪,後有民進黨國會改選慘敗,在藍軍總統選情一片看好的情勢背景下,由於可能接下「燙手山芋」,藍營立場開始出現轉變,改以「較理性」態度處理物價問題,黨團幹部及相關立委主張油電價應適度反應市場行情。

但從選舉操作角度看,當時民進黨政府為了持續穩住油電價,避免引發民生物價連鎖效應,而壞了選情,決定持續凍漲措施。藍營順勢發出物價不應凍漲的檢討聲音,只能算是議題攻防層次。

三二二勝選後,藍軍開始積極準備政權交接,緊盯行政部門,就怕出現任何差池,尤其擔心接到「爛攤子」,就怕類似油、電價凍漲問題,五二○前民進黨大方「請客」,選後卻由國民黨「買單」。

不過,從因果角度看,選前藍軍難道沒有消費過「凍漲」議題嗎?如今既然拿到政權,就該吞下自己所種的「惡果」,否則再多的抱怨,只是凸顯自己面對問題的惶恐。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