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環保意識提升 電子廢棄物回收處理受重視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5月1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張良知台北十八日電)在地球能源持續消耗及全球環保意識大幅提升下,太陽能、風力發電、LED、生質能源等節能產品,成為近年來新顯學;不過在資源循環利用觀念下,電子廢棄物回收處理已成為另一項環保節能的重點,而回收處理執照則是廢棄物回收業者發展的重要關鍵。

奧斯卡最佳紀錄片「不願面對的真相」,喚起全球對環保議題的重視。由於電子產品開發快速、產品生命週期縮短,加上電子各品牌間零組件規格多所不同,使得電子產品在汰換後,往往成為難以自然分解,而成為電子工業廢棄物。

近年來,有毒廢棄物污染環境課題,已受到歐盟等國的重視,歐盟推動的有害物質限用禁令(RoHS)與廢電機電子產品回收(WEEE),使環保意題由電子產業供應鏈的上游製造端開始管理約束,身為電腦代工製造產業重鎮的台灣,包括宏碁、華碩等電子業龍頭亦總動員配合因應,掌握各國法規變化。

電子產業在配合各國環保規定及做好綠色供應鏈的考量下,必須從綠色設計開始,確定產品好拆解且不用到有毒物質,然後做零組件的綠色採購,確定供應鏈的產品製程合乎規定,最後做綠色製造,連產品賣出去後,還要有負責回收的綠色行銷。

身為電腦代工製造產業重鎮的台灣,全球8成以上的電腦產品是Made in Taiwan(或中國代工製造),對台灣電子業者來說,除了要保證製造過程乾淨沒問題外,大力推動品牌的電腦業者,更要確保能在全球各銷售點回收自家產品。

過去電子廢棄物大多採掩埋處理,但其中所含有的水銀、鉛、鎳、銅、錫等有毒物質,均會對環境、土地、水資源、甚至是人體造成傷害。目前全球1年約有5000萬噸的電子廢棄物,8成運到亞洲或開發中國家處理,而中國東南沿海的不肖回收業者,更自海外低價承接回收業務後,以落伍式的就地焚燒處理方式,加速毒化環境。

電子廢棄物回收業者佳龍科技董事長吳耀勳指出,電子廢棄物除了回收外,廢棄物再處理的產值至2009年可達110億美元,目前仍有約70%的電子廢棄物未經過適當的處理。

除了電腦代工製造重鎮的台灣外,身為世界工廠的中國大陸也是製造重心,近兩年來中國亦開始重視環保問題,減排、節能已成中國新口號,中國總理溫家寶今年4月間成立國務院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要力保節約能源為主的能源發展戰略。上自中央、下至地方政府、企業、民間團體都開始推動減少汙染的措施。

在法律手段方面,中國政府頒布了「環境保護法」、「可再生能源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在財稅政策方面,對於節能技術、節能產品的推廣應用制定鼓勵措施。並透過經濟手段鼓勵能源生產,限制不必要的消耗,而對廢棄物回收亦列為管理重點,強調「發展不能犧牲環保」。

廢棄物處理包括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的電源供應器、顯示卡、主機板、電線等處理,由於廢棄物回收處理亦具有回收通路、分解處理、提煉等專業技術及能力,因此能否取得回收及處理執照是回收處理業者發展的重要關鍵。

目前佳龍擁有中國大陸電子廢料回收處理執照,是台灣唯一拿到當地執照的廠商,由於中國大陸是「世界工廠」,佳龍取得當地廢科處理執照,具「獨佔」效益、且未來商機可觀,加上可能的優惠條件,未來中國市場將成為佳龍的發展重心,增添「中概色彩」。

此外,即將在本週掛牌的金益鼎公司,亦成功卡位中國大陸市場。金益鼎當初因受限於中國大陸投資淨值上限規定,因此先以董事長個人身份,取得大陸華北地區唯一、未來也不再發放的外商廢棄物處理執照,並設立天津「泰鼎」廠;未來泰鼎在連續3個月獲利後,將由金益鼎向其買回股權。

整體而言,由於環保議題將是未來10年全球所將面臨的共同議題,因而其所衍生出的商機將成為新興的產業,而與環保所牽涉的產業範圍更是遍及風力發電、水資源、節能、廢五金回收等,層面相當廣泛;其中回收處理業務將成為節能產業外另一新興產業,但仍以具處理執照及技術能力為產業發展的關鍵。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