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团队精神 共御外敌

标签:

【大纪元7月29日讯】〔自由时报编译魏国金/综合报导〕细菌是地球上生命形式最简单的生物,它们是单细胞、没有细胞核,靠简单的细胞分裂繁衍。不过,科学家最近发现,细菌不仅有复杂的社群生活,也熟谙团结力量大的生存之道。

华盛顿邮报28日报导,细菌有觉知同僚细菌、权衡自己与群体需要的能力,而且若有必要,不惜牺牲小我完成大我。这项关于细菌的最新创见,上周发表于“公共科学图书馆”期刊网站上。

报导说,一些海洋细菌会形成不会移动的“生物膜”,由德国赫姆霍兹感染研究中心微生物学家马兹所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发现,生物膜会特别针对来犯的掠食者分泌有毒化学物质,“问题是,它们是怎么办到的?”

生物膜是由一大群固着于一黏滑“基体”的细菌所组成。生物膜让细菌停留在富含营养物的地方,从而使其成长与细胞分裂得以极大化。

研究人员发现,同一个细菌,在生物膜中与自由漂浮状态中的行为模式迥异,而差异处就在新陈代谢。生物膜细菌的新陈代谢由“数量感应”所触发。细菌能察觉周边其他同种细菌的存在,当“同胞手足”聚集的密度够高,这些有机体将变换成生物膜形式,制造并分泌将它们紧密结合的黏液。

数量感应的作用端赖细菌间释出讯号,细菌没有神经系统,为此讯号的收发显然是无意识的。此外,研究人员也发现,数量感应一旦运作,该机制不只刺激生物膜中的细菌分泌黏液,也会制造武器。

研究人员研究三十种海洋细菌,当它们在自由浮动状态时,随时有被原生虫吞食之虞,然而在生物膜状态时,二十二种能抵御鼻吻滴虫的“侵犯”,其中十七种造成掠食者数量锐减。

进一步研究发现,细菌会产生让攻击者毙命的紫色杆菌素,虽然细菌在单独存在时即有制造紫色杆菌素的能力,但在生物膜状态中,因数量感应作用的刺激,该能力提升。

报导指出,在生物膜状态的细菌通常能抵抗抗生素,因此封闭或松弛该状态机制,或能让免疫系统中的白血球能更轻易的除去致病细菌,反之,紫色杆菌素等有毒化合物的效用,显示生物膜或许是研发新药的不错着力点。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夏日肠炎弧菌中毒多  生鱼片.生米小心藏菌
食物买回就塞冰箱  小心“冰箱性腹泻”
营养师:冰箱管理不当易孳菌 量入为出最好
台风过后 漂白水简易消毒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