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畜試所研發米糠飼料 降低飼養成本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楊思瑞台南縣四日電)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產試驗所研究人員,利用台灣產量較多的米糠、粗糠等稻米副產物,混合適量大豆粕開發成「粒狀飼料」,實驗於肉用山羊的飼養工作,發現能節省大量飼料費,並降低羊隻的下痢次數,推廣後可望降低農民的飼養成本及對進口飼料玉米原料的依賴。

畜產試驗所研究人員指出,由於國內進口飼料原料及芻料價格大幅上漲,在國內畜禽飼養所需的飼料原料百分之九十八以上仰賴進口的情況下,使農民的飼養成本大幅提高,因此試產試驗所開始在花蓮種畜繁殖場進行以稻米副產品開發飼料的研究計畫。

花蓮種畜繁殖場場長林正鏞指出,牛、羊等反芻動物因具瘤胃,能有效將含纖維量較高的農副產物轉為乳、肉生產,研究人員利用台灣產量較大的米糠、粗糠等稻米副產物,混合適量大豆粕後,開發出粒狀飼料,以完全取代傳統的玉米原料,並降低傳統飼料中大豆粕的用量。

他說,新飼料用於肉用山羊的餵養後,羊隻的增重情形為傳統肉羊飼料的百分之八十七,但在八個月的飼養期間內,每頭可節省飼料費新台幣四百七十八元及十五公斤的乾草,且每頭羊的下痢次數從三點八八次下降至零點五五次,羊隻增重每公斤的飼料總成本為一百零二點五元。

林正鏞指出,若以山羊活體售價每公斤新台幣兩百元來計算,改餵飼稻米副產物飼料的羊隻,每頭可多出四百五十元的粗收益,且可一併減少農業副產物廢棄處理的成本及對環境的危害。

他說,稻米副產物產製的粒狀飼料除了可利用於肉羊飼養上,在水牛的飼養成績也相當良好,有機會進一步利用於肉牛飼養。在飼料原料價格居高不下、及羊隻活體售價無法大幅提高下,這項新飼料的開發可提供實質上的幫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