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技職生肯打拚 每個人可變成郭台銘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8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黃博郎/專題報導

「現在的社會如此多元,不管是做什麼,只要努力打拚,都可以走出自己的路!」台南科大幼教系主任、前台南女中校長黃光明這樣說。

黃光明當年在兄弟之中是最不會念書的一位,因而選擇技職體系就讀台南高工電工科,後來憑著個人的努力和不斷地嘗試、摸索,邊工作邊念到特教博士,在教育界發光發熱。

除了他,社會上其實還有許多技職教育出身者都成就非凡,郭台銘、江丙坤、謝長廷、高希均…等都是高職生出身,有人在企業界發展,有人在政界發展,有人在學界發展,只要肯努力,每個人都可擁有一片天。

據統計,目前台灣有七成的企業主都是高職畢業,相對於高中、大學教育體系,浮濫的大學已無窄門可言,加上家長一味鼓勵升學,大學之後還要念碩士、博士,最後高不成、低不就,高學歷待業者滿街跑,不如早日發現自己的興趣,在技職教育中尋找自己的未來。

目前,各高職也積極尋求產官學合作,與科大合作,讓高職生學習更高深的學問和參與研究計畫,並請產業代表到校傳授實務課程,對提昇技職生的知識和技藝都有很大的幫助。

不管時代如何變遷,只要技職教育跟得上產業趨勢,不斷提昇、轉型,就不會被淘汰,不管是美容、汽修、電機、餐旅、幼教,只要有一技在身,就不愁出路問題。

慈幼工商校友、發揚汽車公司負責人蘇東榮表示,產業結構不斷改變,技術職教也要與時俱進。以汽車為例,未來除了轉型生質柴油引擎、汽電共生引擎,也可能被氫氣引擎取代,學校若能看到未來趨勢,強化課程內容,將使學生更具競爭力。技職生畢業後,只要肯努力、肯吃苦,擁有好的服務和技術,便不怕沒有好工作。

從電工轉入教育體系,人生不斷出現轉折的南台科大幼保系主任黃光明即認為,人的價值觀應該多元、開放,生涯規劃要考慮自己的興趣,不用害怕改變,當醫生不見得比「黑手」好,如果對行醫沒有興趣,每天鬱鬱寡歡,將毫無意義。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