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保育經費有限 台灣仍成功繁殖5隻台灣黑熊

人氣: 5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1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13日電)農委會特有生物保育中心主任湯曉虞今天表示,貓熊保育補助動輒要花數千萬美元,台灣黑熊保育10年僅花新台幣1800萬元,但仍圈養成功繁殖5隻黑熊,基因研究亦發表於國際期刊。

特生中心今天在農委會召開「落實特生中心台灣黑熊保育工作,人工圈養黑熊繁殖成功」記者會。

湯曉虞說,特生中心從民國85年開始進行黑熊相關研究,並進行收容、保育及復育等研究工作;民國90年母熊「黑妞」成功產下「小妞」,成為台灣人工圈養環境下,首次繁殖成功案例。

接著,民國94年11月「黑妞」與公熊「卡特」在人工圈養下進行繁殖,成功產下雙胞胎姐妹,取名為「Bingo」與「Happy」。

民國95年人工圈養環境下長大的「小妞」出現數次發情現象,為研究母熊育幼行為,特生中心安排她與公熊「阿里」合籠飼養,配對繁殖,民國96年1月1日生下2隻小黑熊兄弟,哥哥下巴白白的取名叫「八百」、弟弟下巴無白毛取名叫「五百」,如今都已 2歲多。

八百現在重38公斤、120公分高,五百現在重37公斤、115公分高。由於小黑熊到1歲半後,母熊會驅離小熊,現已將母熊與2隻小黑熊分籠飼養,兄弟倆現在十分活潑。

特生中心已完成台灣黑熊整體粒線體定序共 17044bp,順利發表在國際期刊;國際頻道 Discovery也曾拍攝Happy與Bingo。特生中心預定 5月中旬舉辦黑熊國際研討會,邀請日本、香港及東南亞等地專家來台交流。

至於當初兩隻小母熊 1歲半未放養,是因為有專家小組認為小母熊的DNA與當地黑熊不同群,因而決議不放養,不幸的是Happy後來摔傷身亡。

飼養小黑熊十幾年的特生中心副主任楊吉宗,被譽為「台灣黑熊之父」。他說,圈養繁殖不易是因為母熊會挑選公熊,並不是被配對就會繁殖,母熊會挑選類似人之間認為的「英俊」的對象,才願意「辦事」,動物間也是有喜好與情感選擇的。

其次,棲地變化對黑熊數量減少產生影響,包含人開發棲地,以及氣候變遷使得黑熊吃的食物成熟期往後延或提早,都會搭不上黑熊在每個時間需要吃特定食物的需求。

他補充說,有原住民看到黑熊蹤影,只能說遇見的頻繁度增加,不能證明數量有增加。台灣目前約有200、300隻台灣黑熊。

他提醒民眾,其實登山者多有伴,黑熊聽到人談話聲音,多會避開;若真的入侵到熊的棲地,建議慢步後退離開熊的視線,不要轉頭奔跑,因為人跑的速度不會比黑熊快。


農委會特生中心在民國96年由台灣黑熊小妞與阿里配對成功,生下八百與五百兩兄弟,圖中五百的下巴無白毛,取名字無白讀音。//中央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