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苗栗士子開中門祭聖 傳承80年耕讀勵學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1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淑芬苗栗11日電)苗栗市文昌祠「士子開中門祭聖」傳承近80年傳統,今天鐘鼓齊鳴,依古禮開啟中門舉行50名士子祭聖儀式,延續客家古訓「一等人忠臣孝子,兩件事耕田讀書」的耕讀、勵學精神。

「咚!咚!咚!」文昌祠今天鑼鼓喧天,舞龍舞獅助勢,「士子開中門」祭聖活動紅色旗幟飄揚,50名博士及高考及格的士子,穿著古裝,逐一步入為士子開啟的中門,遵古禮舉行莊嚴肅穆的三獻禮祭聖。

苗栗市文昌祠於1882年,由地方人士發起捐款建置,經內政部評為三級古蹟,每逢考季,大批學生及考生前往祭拜香火鼎盛,文昌祠總幹事趙源基表示,主祀的神明是職司考試、官祿及佐助讀書的文昌帝君;文昌祠正殿中門平日不開啟,只於農曆年、春秋祭祀及士子祭聖才開中門祭祀。

客家古訓有「一等人忠臣孝子,兩件事耕田讀書」,自古以忠孝傳家、勵學耕讀,根據苗栗文昌祠的祠規,博士及國家級考試高考以上及格者的士子,可申請舉行「士子開中門祭聖」,代表學有所成、光宗耀祖及鼓勵子弟見賢思齊等意義,是地方傳統盛事。

趙源基表示,在日治時代、民國19年起,文昌祠有相關文獻記載,先後為包括饒維岳、黃運金、邱賢添、劉闊才4名士子舉行祭聖,4人都是當時各界翹楚;台灣光復後也陸續舉辦,共已為178人舉辦過祭典。

就趙源基所知,「士子開中門祭聖」是目前台灣唯有的地方傳統祭典,最近3年由縣府擴大舉行團體祭典,今年有博士23人、高考及格27人,共50名士子參加。

「士子開中門祭聖」活動,還結合古時士子登科及開中門祭聖古禮,上午先於縣府前廣場,由縣長劉政鴻主持登科儀式,劉政鴻表示,藉由擴大舉辦「士子開中門祭聖」活動,讓民眾了解學習的重要,並見賢思齊,推動閱讀風氣,培養允文允武、為國爭光的苗栗子弟。

士子登科儀式包括報馬仔報喜、宣榜及張榜,再踩街遊行苗栗市區;50名士子穿著古裝、戴著紅彩球搭乘吉普車遊街,沿途安排布馬陣、舞龍、舞獅等客家民俗陣頭,熱鬧滾滾。

「士子到!」踩街遊行隊伍行至位於苗栗市中正路的文昌祠前,報馬仔通報,由主祭者開啟文昌祠中門迎接士子入祠,敲鐘擂鼓、奏樂、鳴炮,並以豬、羊兩牲祭拜,讀祝文禮後,由主祭者帶領士子行三獻禮,上香、花果及金帛,並行三跪九叩禮,典禮莊嚴隆重。

文昌祠「士子開中門祭聖」今天再度熱鬧登場,吸引民眾參與盛會,將文昌祠擠得水洩不通;士子家屬帶著親友來觀禮,更與有榮焉,並接受賀喜、分享祈福祭品。

參與祭聖的台大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薛雲峰接受記者採訪表示,期許投入客家學研究、貢獻所學;靜宜大學食品營養學博士楊繼宸,小時父親因病去世,家庭經濟困難,他鼓勵家境不佳的學生,要發掘自己的興趣,善用朋友及老師等資源,勤奮向學,發揮所長回饋家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