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虎尾驛趕工 月底重現風華

將辦嘉年華會慶祝開館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10月13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廖淑玲╱虎尾報導〕60年代以後出生的人大都不知道虎尾有火車站,貨運及載客量一度還相當龐大。其實所謂「虎尾火車站」就是在虎尾糖廠的「虎尾驛」,目前縣府整建工程已進入尾聲。虎尾驛採就地重建,並將舊式的平瓦改成尖瓦,積極趕工中,10月底啟用縣府將以嘉年華會方式慶祝開館。

已有逾百年歷史、日治時期設置的虎尾糖廠虎尾驛,為配合產業文化資產再生計畫,縣府規劃虎尾驛修復整建工程案,冀盼將虎尾驛建立為台灣糖廠的「活文化」。

*全台唯一五分仔火車站*

縣府文化處長張益瞻指出,原本客貨載運量相當大的虎尾驛,隨著西螺大橋通車帶動業務量激增,虎尾糖廠在民國44年興建貨物掛,創下台灣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停靠「五分仔」火車的車站,其後更因業務激增而遷站擴建。

後來因糖業衰退,虎尾驛嚴重虧損,民國64年關閉,結束近70年的風光歲月,一度改建成保安警察隊中部辦公室,75年虎尾糖廠收回,改成原料辦公室,虎尾驛正式走入歷史,留給許多人無限回憶。

*就地重建成糖廠活文化*

如今雲林縣府選定虎尾驛重新進行修復,期待在台灣糖業衰退後,也能重現虎尾驛昔日風光,未來虎尾驛的經營將設置「虎糖小站」,並開發相關的文創商品,與雲林在地產業結合,成為雲林文創商品的設計及發行據點;另有雲林縣農特產市集、甘蔗的故事主題展覽等,值得大家拭目以待。


虎尾驛修復後仍保留早期的售票口,讓人回味再三。(自由時報記者廖淑玲攝)

戀戀虎尾驛 老司機如數家珍

自由時報記者廖淑玲/專訪

虎尾驛整建工程進入尾聲,工地經常會出現一名老人徘徊流連,原來是從虎尾糖廠退休20餘年的程孔昭。他天天來「監工」,更隨時擔任導覽義工,曾駕駛糖廠「五分仔車」超過20年的他,對糖廠及小火車歷史,如數家珍。

今年82歲的程孔昭,從虎尾糖廠退休後就居住在附近,發現虎尾驛進行整建,幾乎每天都到工地前轉一轉。他退休前曾駕駛糖廠火車超過20年,走過虎尾驛的每個角落,即使閉上眼睛都能說出車站早年的陳設與位置。

程孔昭說,台灣的鐵道除了台鐵,早期農村還有盛極一時、奔馳在鄉間的「五分仔」小火車,尤其台灣的糖業在日治時代達到全盛時期,就是靠著台糖的「五分仔車」,接連陸運和海運,將蔗糖運銷到全世界。

這種用在糖業運輸的火車,軌距762mm,為歐美1435mm寬軌車的一半,台灣人才將它暱稱為「五分仔車」。糖廠小火車除了貨運,也兼營客運,鐵道網路密密麻麻深入各鄉鎮市,在過去交通不發達的年代,堪稱是中南部陸上交通霸主。但在興建省道、高速公路後,公路客運興起,糖鐵失去競爭力,71年發出最後一班列車畫下句點。

程孔昭說,老同事逐漸凋零,同輩最懂駕駛「五分仔車」的非他莫屬,因此他常到虎尾驛附近走走,碰到有學生、遊客參觀,還會主動擔任義務導覽員,如今更期待虎尾驛修復後,走向休閒旅遊,讓這項代表過去台灣產業驕傲的活歷史得以延續,重新受到注目。


從虎尾糖廠退休20餘年的程孔昭,天天來「監工」。(自由時報記者廖淑玲攝)

虎尾驛小檔案

「虎尾驛」是早期台糖鐵路運輸的「小火車站」,位在虎尾鎮中山路底、虎尾糖廠旁。根據虎尾糖廠現存史料推估,「虎尾驛」可能與糖廠創廠同時,亦即從1906年即設立,至今已有百年以上歷史。因為地處虎尾五間厝部落,故又稱為「五間厝驛」,可見其珍貴的歷史價值。

「虎尾驛」從日治時期,就是大虎尾地區對外最重要的交通動線。虎尾驛的旅客搭「五分仔」小火車,最北可達台中,南可到今天屏東縣南州鄉。分布在濁水溪以南的糖廠,都可利用虎尾驛的火車連貫,相當方便。

虎尾驛除了運載原料甘蔗以外,更兼具載客之用。由於虎尾沒有鐵路車站,當時一般要南下或北上的乘客,便從虎尾搭小火車到斗南火車站再轉搭縱貫鐵路,糖鐵的「五分仔」小火車成為令人懷念的學生通勤車。(自由時報記者廖淑玲)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