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Chapter 7 常見的健康檢查套餐

你知道正確的健康檢查嗎?(4)

【台大預防醫學博士】陳皇光

人氣: 279
【字號】    
   標籤: tags:

我們去吃好吃的蚵仔麵線時,經常要大排長龍,忍受老闆不耐煩的脾氣,拿到蚵仔麵線時,還要蹲在馬路旁吃,吃完了手還黏黏的,但沒有人抱怨,因為一碗才賣40元,大家也都很清楚40元的價值。

我們去法國餐廳吃鵝肝醬牛排配1989年波爾多梅鐸區的紅酒時,當然燈光好氣氛佳、音樂好聽、服務生親切、廁所乾淨清爽……但每人要付4000元加小費才能離開,因為這些服務值得那些費用。

但你會不會寫封信投書報社說台灣的蚵仔麵線店老闆相當惡劣,服務態度不好,還叫客人蹲在路邊吃,而且排隊排很久才吃得到,竟然一下午就賣了150碗!以後應該學習法國西餐廳,請飯店經理來指導蚵仔麵線店如何學習以客為尊的精神?而且一碗還是只能賣40元!

這個社會經常形塑一種氛圍:就是很多人一直要求某些服務或社會福利要如何改善,理想的工作環境是如何,教育制度應該怎樣怎樣,國外如何如何……但是提出這些意見的人都沒辦法回答我們:誰要付費?

當每項服務的預算及費用攤開來和國外的夢幻式服務相比較時,你就會發現國內的健保費用被壓縮到那麼低,如何和國外相比?

而且國內繳稅的費率及保險費用是相對低廉的,所以要改善所有不良的環境是要付出相對代價的。

健康檢查與任何醫療資源一樣,都不是哈利波特式的廉價魔法,都要付出重大代價才能取得!

大家來吃麵吧!

「陽春麵」健檢:項目包括身高、體重、視力、血壓血球、肝腎功能、血糖、膽固醇、尿酸或免費的子宮頸抹片。多半是為了安撫阿公阿媽及公司員工所做的政策性健檢。價格從免費到一千元不等。

例如拿健保卡可以到特約醫院診所去做項目簡單的「成人健檢」,或者早上到公園慢跑看見衛生所設攤做「三高」篩檢(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或是到子宮頸癌防治車上做抹片檢查,運氣好時,做完檢查後還加送一包味素帶回家。

有空時就光顧一下這些免費的健檢,因為她們公家衛生機關要做業績(過來人的心得)。

「榨菜肉絲麵」健檢:除了陽春麵檢查項目外,還包括心電圖、胸部X光、膽道功能、高低密度脂蛋白、甲狀腺功能、尿液、糞便、肝炎病毒指標等。

經常出現在公司營收不錯的的員工健檢。價格落在一千元到三千元左右。

若有機會做這種檢查,員工不妨自己花些小錢加做腹部超音波、男性加做攝護腺超音波、女性加做乳房超音波及婦科超音波。花不貴的價錢提高健康檢查的最大價值,特別是延伸了癌症的檢查範圍。

「大滷麵」健檢:除了榨菜肉絲麵的項目之外,還加上各科會診、上下消化道內視鏡,慢性病毒細菌檢查、呼吸功能、骨質密度、癌症指標、胸腹X光、多項超音波檢查及醫師解說等。

這些是一般醫院健檢中心或專業健康檢查醫院推出項目較完整、價位合理及實用的健檢。目前價位約落在兩萬到四萬元之間。

若時間及經濟能力允許,這些項目的成本效益已經非常的高,可考慮每年檢查一次。其他特殊疾病在後面會談到檢查的間隔問題。

「什錦海鮮龍蝦麵」健檢:除了大滷麵的檢查外,還可能包括全身核磁共振影像檢查、正子造影、功能醫學、基因檢查、養生套餐、SPA、美女白衣天使親切服務,甚至不該在這裡出現的「名醫」會診。

這種檢查價格當然是無上限,當你的生活已經進化到只吃有機食品、只喝歐洲包裝礦泉水、不會坐公車捷運、不知道周潤發和周星馳是什麼關係(香港電影「與龍共舞」中劉德華的對白)、口袋都是無限卡的尊榮人士,自然就可以參加這種健檢。

消費者一定都會發現,不論你花多少錢做健檢,這些健檢套餐的名字一定是「精英」、「尊榮」、「雅士」、「層峰」、「名爵」沒人會跟你講你吃的是榨菜肉絲麵啦。
其實,只要解說醫師實力夠強,陽春麵也可以吃出好滋味!

小故事

筆者某同行是一家醫院的健檢中心負責人,本來規規矩矩設計幾套價廉物美的健檢套餐,結果乏人問津。後來痛定思痛,卯起來弄了一套七萬元以上的健檢套餐,結果立刻詢問電話不斷。

BOX

小常識

很多健檢產品沒清楚交代檢查內容,卻喜歡用數字呈現:例如廣告DM上明明說包括30項、45項或63項檢查,實際上根本沒做那麼多種檢查,因為有一些檢查項目被故意灌水。

舉例來說,全血球計數(CBC,complete blood count)報告結果有紅血球數目、白血球數目、血小板數目、血紅素、血球容積等報告,約有8個細項。其實只能算一項檢查,可是經常會被灌水成8項精密血球檢查。

其他如呼吸功能、尿液檢查、白血球分類,也都只能說是一項檢查,但也經常被灌水成20~30種。所以民眾在選擇健檢產品要注意這些模糊名詞,重點在做了什麼?而不是做了多少項目!

史達林:「一個人的死亡是個悲劇,但一百萬人的死亡只是統計數字。」

我說:「每一個健康檢查項目都有其特殊意義,但一堆健康檢查項目就變成一本沒有重點的健檢報告。」

一種特殊的健檢:婚前健檢

結婚好甜蜜,所以為了夫妻幸福及下一代的健康,一起手牽手去做婚前健檢吧!那……你知道婚前健檢的項目嗎?說給你聽:

男女雙方都要做的檢查:梅毒、BC型肝炎、愛滋病、地中海型貧血篩檢及其他生化、尿液、X光及心電圖檢查。

男性:精蟲分析。

女性:RH血型、德國麻疹抗體、婦科超音波。

這些檢查的目的主要為性病篩檢、遺傳疾病篩檢、生育力檢查、懷孕生產風險評估及身體基本功能檢查。

重點來了:提醒你或妳,最好對自己或另一半有信心再去檢查,否則看到不想看到的結果時會出人命的!

想像一下,如果強壯的另一半「蝌蚪」稀少,或者出身名門、家教良好的未婚妻出現陽性的性病血清反應,這下子……

婚前健檢很重要,但大家事前對檢查項目應該要稍微有概念,而且人都有「過去」,既然要結婚了,就應該包容一下吧。或者事前就該說清楚,說明各自的底線為何。

BOX

心裡有鬼時的臨時應變方法(純屬笑話):

一、不要兩個人一起看報告。

二、尿遁法。

三、自己先偷偷去檢查,把有問題的地方整修一番,再光明正大的去檢查!

四、多看「政論性的節目」就可以得到靈感:把問題賴在對方頭上,千錯萬錯,都不是我的錯!

另外一種很熟悉的健檢:勞工健檢、大學新生入學體檢

在你抽完血及驗完尿後,還要排長長的隊伍等待醫師看診,醫師對每個人看不到一分鐘,就換下一個。

其實,醫師多半看了10個員工後就呈現「腦死」狀態,他只是機械化地做完好像檢查的動作,腦中一片空白,後面還有290個員工要在三小時內要看完,你就知道這部分理學檢查結果幾乎沒有意義。

懺悔中……

BOX

小常識

大學新生體檢後,學生經常會因為下列這些問題而憂心忡忡地拿轉診單到門診找醫師複檢:

扁桃腺腫大:根本沒發炎,因為那是小時候咽喉反覆感染留下的反應,完全沒處理必要。

輕微肝指數或尿酸上升:體重過重。

輕微尿蛋白或血尿:剛上完體育課。

高血壓:沒靜坐五分鐘,就匆忙來量血壓。

還有些大專學校新生體檢規定要檢查生殖器官,男生就算了,女生其實沒有必要,徒增困擾。

還有一種健檢……

為了考駕照、當公務員、新進公司前去診所或衛生所檢查的健檢。

花些小錢,其實也沒做什麼檢查,就會拿到一張蓋滿「正常」的健檢報告。

別期望這種檢查能發現什麼重大疾病,大家「逢場作戲」,心照不宣。

小故事

大學時我考某證照前,因為報名時要附體格檢查表,而同學都說,到某醫院檢查比較快,所以大家都到那家醫院做健檢。

我也真的去了,果然流程快速順暢。各科檢查及抽血驗尿結束後,到了總評醫師的診間,我看到一位老前輩坐在裡面等我進去,做完理學檢查後,健檢就結束了。

我坐定位後,老前輩把聽診器放到我的胸口,當我的心臟正準備跳第二下給前輩聽診時,他竟然不到一秒就完成聽診說:正常!然後就在檢查表上用印章蓋滿正常。

我印象很深刻:他兩手都是藍藍的印章墨水,他一秒鐘就聽完我的心跳。(希望以後我也找得到這種工作。)

後來我又要參加另一個國家考試,我一樣跟兩位同學到另一家醫院做體檢,到了放射科時,我和同學都陸續接受了胸部X光的檢查,我們出來時問放射師說:「多久可以拿到片子?」結果放射師說:「我剛剛都幫你們『透視』過了,所以沒片子!胸部都沒問題,我幫你們蓋上正常章就可以了。」

我跟同學都很狐疑,照片子都不需要一秒鐘,幹嘛還開著機器讓我們被「透視」照那麼久的時間?

(不知道要被X光照死掉多細胞……)而且那時候距今都超過十五年了,我很懷疑那家小型醫院的設備有能力照完片子後,立刻在電腦上顯現影像嗎?我們腦子裡想的是:到底有沒有照啊?

這個國家每年花幾億元做很多沒有意義的檢查

某健檢場景:

醫師:王小明先生請進。

王小明:有!

王小明走入診間坐在醫師旁的椅子上。

醫師再看他一眼後,不到十秒就立刻可以知道:

王小明的智能及聽力正常吧?不然他哪知道我叫的是他!

王小明的視力正常吧?不然他哪能走到正確走到醫師旁邊。

王小明的四肢功能正常吧?看一眼就知道。而且,我們剛剛說過,王小明是自己「走」到醫師旁邊的椅子坐下。

像王小明這樣的人應該就可以上班了吧?我想「智能正常」的主考官應該,在進公司面試時就有能力做出判斷,根本不需要醫師就可以完成這些檢查。

一個人有沒有高血壓、糖尿病、B型肝炎帶原、高膽固醇、愛滋病……和能不能上班有什麼關係?只要他有工作能力,身體的狀況不會妨礙他人就可以了。

而且說實在的,虛弱的哪會是新進員工,「公司主管」往往才是體弱多病的那一位。新進員工其實很少會生病的,這叫做「健康工人效應」。

與其把健康檢查當做員工的福利,其實職場主管更要注意的是能否提供受僱者健康的工作環境。很多工作本身就是健康的殺手,用再多的健檢、福利或股票都無法挽回職場帶來的傷害。

BOX

小常識

很多公司機構未和醫療專家討論,就自己設下一些健康檢查項目的門檻,用以篩選或辭退員工,事實上並不合理:

例如有些餐飲業要員工檢查是否有B型肝炎帶原,但實際上B型肝炎根本不是飲食傳染,所以並非必要項目。

還有很多單位連B型肝炎抗體都分不清楚,硬要已經有B型肝炎表面抗體(Anti-HBsAb)的健康員工找醫師治療,真是啼笑皆非。

還有些駕駛工作,主管定下一些心血管疾病的相關規定,原本為了駕駛安全,立意甚佳,但往往主管單位看不懂報告內容而擴大解釋,使駕駛無端被迫停止工作:例如心電圖上出現的心室肥大,其實還要參考血壓值及胸部X光片,才知道是否真的有臨床意義?並不能依照一個較不精確的心電圖報告驟下決定。

健檢項目的篩選要相當小心,最好先和專家討論,才不會造成受僱者的權益受損,或主管不慎辭退掉好的員工。 @(本文完)

摘編自 《你所不知道的健康檢查》 寶瓶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