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定期篩檢 預防結腸直腸癌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鄭喻心台灣台北報導)台灣平均每天有28人罹患結腸直腸癌,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今天表示,其實,結腸直腸癌是最容易從飲食及生活習慣中去預防的,也是最能經由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甚至可以治癒的癌症。為強化民眾對結腸直腸癌的預防觀念及行動力,癌症基金會與國健局舉辦抽獎活動,獎品、獎金高達80萬元。

賴基銘說明,結腸直腸癌主要是由結、直腸內的「腺瘤瘜肉」癌化所造成,大部分的大腸瘜肉沒有症狀,偶而會出現直腸出血、排便習慣改變、腹痛等非特異性症狀,因此常常忽略。然而,大腸瘜肉經過多年的惡性演變會轉為結腸直腸癌。

所以,賴基銘強調,定期篩檢是非常重要的,他建議,50歲以上及高危險群民眾,每年應定期接受糞便潛血檢查,以早期發現癌前病變的瘜肉、早期治療,存活率可達90%以上。目前政府已補助50歲至69歲民眾每兩年一次糞便潛血篩檢,並建議每5年須進行一次大腸鏡檢查,大多數的瘜肉在作大腸鏡時就可以用電燒法進行切除。

國健局癌症防治組科長施伶宜表示,國民健康局自93年起,開始推動50-69歲結腸直腸癌篩檢服務,93年至97年,已篩檢約120萬9千人,發現1,298個結直腸癌個案,且約三成以上屬於零期或第一期的個案。

賴基銘說,結腸直腸癌好發在中、高年齡層(約為50歲以後),且男、女性罹患比例為1比1。但由於近年來國人飲食習慣日益西化,罹患年齡層更有逐年下降的趨勢,所以除了定期篩檢,還要養成良好飲食習慣 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類及油膩食品,降低脂肪的攝取,可以減少66-75%得到大腸癌的機會。此外,還要養成運動習慣,運動可以增進腸道蠕動,減低大腸粘膜接觸糞便內之致癌物,降低其危險性,可減少40%罹患結腸直腸癌的機會。

為提升民眾主動篩檢的意願及培養定期篩檢的習慣,癌症基金會舉辦抽獎活動,獎品、獎金價值高達80萬元。只要在99年6月30日前曾做過「糞便潛血檢查」即可參加第一階段抽獎活動;曾做過「大腸鏡篩檢」的民眾,即有第二階段的抽獎機會;做大腸鏡篩檢「找出瘜肉並進行切除」的民眾,就能參加第三階段的抽獎活動。只要附上報名表和篩檢證明或病理證明即可參加。 (http://www.dajiyuan.com)


台灣癌症基金會「追捕瘜肉小子全民大作戰」結腸直腸癌防治宣導活動,26日在台北市NGO會館舉行,代言人鄭弘儀(右3)宣導腸癌防治、追捕瘜肉小子。(中央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