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智慧型手機與Netbook誰勝出?電信業是關鍵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3月2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葉代芝台北21日電)行動上網已成基本需求,Netbook以低價、高移動性特色趁勢興起,並直接威脅智慧型手機市場,因此,電信業紛與PC品牌廠合作,搶攻數據服務市場。最終誰能勝出?電信業是關鍵。

德國通訊業者協會Bitkom針對德國19至29歲年輕人調查發現,84%受訪者寧願放棄情人和車子,也不能沒有網路。

資訊工業策進會也指出,英特爾去年底發表過類似調查,有65%美國成年人生活不能沒有網路,反應了現代人生活與網路愈來愈密不可分。

使用者習慣已養成,加上3G網路普及,讓行動上網擺脫龜速,小筆記型電腦(Netbook)便以低價、高移動性的特色趁勢興起。

2008年初法國第2大電信業者SFR與華碩電腦EeePC搭配3.5G數據資費共同行銷,更掀起電信業者與個人電腦(PC)品牌廠合作的風潮。

從歐洲、日本、亞洲到美國,電信業者為了彌補逐年下滑的語音通話營收,不得不轉而開拓數據營收市場,透過綁約補貼Netbook,甚至把Netbook價格降至最低零元,電信業多數可以在未來綁約的2年內,每月取得穩定數據營收,甚至提高客戶每月貢獻金額(ARPU)。

電信業的語音服務市場已成熟、競爭激烈,數據營收市場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其中又以新進電信業者最為積極。

2007年才開始提供3.5G數據服務的日本E-Mobile,2008年以百元日圓的EeePC搭配數據服務掀起風潮,目前全日本用戶快速累積到逾128.8萬戶。

台灣的威寶電信也積極跟進,以Netbook搶攻數據服務市場。

不過,電信業者私下透露,Netbook價格「很硬」,比起採購手機,PC品牌廠價格彈性空間小,因此有電信業者越過PC品牌廠,直接找上Netbook代工廠合作,推出自有品牌小筆電,像台灣大哥大與廣達合作就是一例。

不論是直接與PC品牌廠合作,或是間接找上代工廠合作,電信業透過Netbook搶攻數據傳輸服務市場,開始威脅到智慧型手機在行動上網市場的地位。

美林證券下游硬體分析師曾省吾指出,看到蘋果電腦iPhone的成功模式,手機大廠如諾基亞,開始想把手伸進內容加值服務,電信業為了不讓手機廠分食這塊未來最具潛力的加值服務市場,於是拉攏PC業者,透過小筆電鞏固數據服務。

曾省吾指出,過去手機和筆記型電腦原本在光譜的兩階,但隨著尺寸縮小,移動性提高的Netbook誕生,與手機中螢幕尺寸較大、便於上網的智慧型手機兩者在光譜上的地位愈來愈接近,Netbook有機會搶到智慧型手機的市場,特別是中低階智慧型手機。

小筆電與智慧型手機最終誰能在行動上網的市場上勝出?手上握有補貼資源的電信業者其實才是關鍵。

雖然電信業者會提防想切入內容加值服務的手機廠,但搭配Netbook的吃到飽數據傳輸資費,對電信業者來說,只能保證每月月租費收入,卻收不到其他的內容加值服務費用,甚至可能因消費者用Netbook上網使用網路電話,衝擊電信業語音服務市場,絕不是擁有眾多語音用戶的主流電信業者所樂見的。

中華電信就還是將Netbook定位在搭配第2個用來上網的門號。因為上網之後,在完全開放的網路,主流電信業者看不到其他加值服務的商機,寧願維持現狀,保留多元選擇。

缺乏了主流電信業者的積極補貼,Netbook要取代智慧型手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