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流通貨幣展 見證台灣經濟力

人氣: 3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陳志達南投報導)你看過您的阿公使用過「漢朝五銖錢或唐朝開元通寶」嗎?這不是玩笑話,而是個事實。不只如此,清朝統治台灣時期,番銀(西班牙、荷蘭等外國貨幣)還可當成繳給政府的稅金,也是民間大金額買賣時的重要貨幣呢!7/18~9/30日期間,您可來一趟中興新村的台灣文獻館,見證這一史實。

這場名為「世界貿易中心.台灣錢淹腳目特展」是展出由收藏家簡義雄提供的自台灣「原住民時期」開始,歷經「荷西殖民時期」、「明鄭政權時期」、「清朝統治時期」、「日本統治時期」,台灣地區所流通使用的各種貨幣及文物圖片證據;貨幣年份上至漢唐,下至凊朝、民國,幣別還有荷蘭、西班牙、墨西哥、日幣等幾乎是世界各國貨幣都有,見證了台灣是世界貿易中心之一的角色,自古即是。

精研經濟與台灣史的國史館館長林滿紅,特別自台北遠下南投參加開幕儀式,並致贈展出人簡義雄感謝狀。林滿紅致詞時提出一個少為人所認識的經濟史實,她說,幾千年來,民間經濟力量的蓬勃,使得貨幣的主權一直是留在民間而非皇帝朝廷,即使改朝換代,前一朝的貨幣仍舊可在民間流通使用。所以數十年前的台灣仍可見到「漢朝五銖錢或唐朝開元通寶」貨幣,就是此一史實的見證。

台灣由於地理位置的特殊,幾百年前就成為荷蘭、西班牙等通商船隊貿易據點,來自歐洲、美國、墨西哥、南美洲以及印度、馬來西亞等各國金幣、銀幣(名為番銀、劍銀等),也因此成為台灣流通的貨幣。林滿紅指出,在清朝時這些錢還可以用於繳納政府稅捐、民間大額買賣契約之用,反倒是政府發行的錢只作為小額貨幣在流通,當時外國貨幣就大量使用,也是台灣民間經濟力量大於政府的又一展現。

收藏家簡義雄早年服務於公職,機緣巧合收藏到部分貨幣之後,因有感於其中蘊藏的豐富文化與史實而開始研究與收藏,網路拍賣更給了他收藏的廣度與便利。荷蘭、西班牙船隊航海路線或外國人描繪台灣的各種圖文記載,以及各種貨幣在台灣官方民間流通使用的契約文物,都列為此次展出的內容。

新就任的文獻館館長林金田擔任副館長多年,熟稔各項行政事務,對於已經頗獲好評的各項館務的持續推動,充滿信心。開幕時館方爲讓來賓同沾喜氣,特準備200個紅包袋放入「喜從天降.財源滾滾」大綵球由來賓揭綵,並讓民眾摸彩同樂。


展出人簡義雄(圖中持麥克風者)向國史館館長林滿紅(右一)及來賓介紹展出文物。(攝影,陳志達/大紀元)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