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官员乐观看数字 劳工忧愁难生存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7月23日讯】自由时报记者洪素卿/特稿

失业率不是数字问题,重点是民众的感受!在官员的眼里,五.九四%失业率是强弩之末,失业率9月过后就能下降,失业问题似乎马上就要触底。

但在基层劳团的眼里,台湾劳工面临的劳动市场,却是前所未有的严峻,低薪、低稳定性的工作大量涌现,微薄就业趁着这波金融海啸,蚕食了台湾的劳动市场。

官员们看不到,台湾运将有人每天穿梭街头十几个小时,勉强赚千元糊口,有人从宜兰穿过雪隧到台北跑车,因为除了台北,几乎载不到客人。他们晚上在桥下停车场睡觉,为的是多在台北挣几天钱,才能养家过生活。

官员们也看不到,在乡下庙口前的阵头里,出现了陌生而青涩的脸孔,那是从台北失业归乡的青年们、短期赖以维生的出路。

当大桥下,“我要短工”的喷漆,渐渐地被“我要工作”的电话号码所取代,当那些过去动辄一天近三千元的板模工,现在降价到一天不到两千、也无法天天有工作。官员却还对外大声说着,公共工程可以创造工作机会。

越来越多劳工,被迫签下一纸自愿离职书,变成了一年一签的定期工,变成了公司里的外人—派遣工。七万劳工到现在还在无薪休假,长达八个月无法支领正常薪水。

他们在主计处的统计数字里,都不是失业者。冷冰冰的数字,无法反映他们在这波金融风暴里艰难的处境。

政府不能无视于台湾劳动市场的质变,只庆幸于守住了失业率!

当官员的眼里,只看得到失业率数字的变化,施政便容易误失方向。

政府花了百亿、创造了十万个短期就业机会,却让很多原本在公家机关里面的派遣工必须打包走人;花了一百二十亿让企业免费用大学生,却使得劳工遭公司逼退。

民众在意的岂是数字而已,当政府统计数字无法反映民众真实感受,还能期待政府的施政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