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遷村選址 台學者籲強制遠離危地

屏東高縣率先蓋2000戶安置屋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24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胡清暉、林嘉琪/台北報導〕莫拉克颱風重創台灣,政府有意修法要求強制遷村重建,台大地質系教授陳宏宇指出,台灣山區開發太多道路,導致山區居民分散、過度開發,他反對在「危地」上重建。台灣環保聯盟總會會長王俊秀也疾呼,山區危險地區會愈來愈危險,「政府要硬起來,協助危險地區居民遷村」。

原地重建 一樓不可住人

但也有學者認為,政府要強制遷村雖有魄力,也要避免公權力過當介入或限制遷村地點,重建應學習尊重當地住民意見,不管是搬遷、原地重建,外界對聚落是否適合重建應先整合共識,再去說服原住民。

中央大學資管系副教授謝浩明則建議,如果居民不願遷村,政府應強力介入興建排水、防洪設施,此外居住房子要經特別設計,例如一樓不要住人。

成大環境工程系暨研究所教授溫清光分析,救災、清理災區過後,應該儘速勘災、復建,重建時則必須避開危險地區。雲林科技大學水土資源及防災科技研究中心主任溫志超也認為,小林村滅村事件是個警訊,「如果這個地區地質不適合居住,民眾就該與這種地區保持距離,政府必須要用心,讓民眾了解。」

沖積層出水口不能重建

「災後重建最重要的就是安全考量,要評估重建位置的安全性」,陳宏宇呼籲,重建時必須注意河階地、沖積平台所潛藏的土石流危機,他並舉例,南投縣信義鄉隆華國小位於沖積層上,在出水口上蓋學校,難逃天災肆虐,因此,一九九六年賀伯颱風、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後二度重建,這次莫拉克颱風,學校又遭滅頂。 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教授詹士樑表示,災區家園重建或是在附近選址重建,都要注意公共衛生評估及水源使用評估。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主任陳亮全則建議,以歐洲經驗為例,在面對洪水災害時,除了思考如何以工程技術解決問題,也會進一步思考如何把屋子改造成水陸兩棲的屋船,或是改成防水淹高腳屋,並由政府提供補助。


災民遷村地點一覽表 (自由時報)

〔記者侯千絹、蔡清華、劉婉君、陳賢義/綜合報導〕八八水患進入安置階段,災區所在的縣市政府正與災民討論遷村安置地點,災情最嚴重的高縣、屏縣進度走在最前面,如屏縣分別與世界展望會、慈濟基金會及紅十字會等三個單位合作,預計興建約兩千戶組合屋或建屋,今天起將陸續動工。

屏縣至今仍有七鄉鎮的受災戶安置在臨時收容所,光是屏縣四個受創的原鄉就有一千多位災民接受安置。屏東縣長曹啟鴻表示,不會強迫遷村,災民有共識才會進入組合屋動工,且將推動以工代賑模式,鼓勵一戶出三人協助蓋屋。

三地門鄉的德文村最早有共識,世展會將協助村民在德萊公園附近興建三十五戶組合屋,縣府預計最快今日就會進料;大社及達來村已同意住進瑪家農場,這兩天會勘地點後動工。

霧台鄉的情況最複雜,對於是否在長治興建收容全鄉的永久住屋,尚未達成共識。

高雄縣甲仙鄉小林村、那瑪夏鄉民族村,則將分別遷至五里埔及杉林國中附近,昨天已開 始動工興建兩百戶組合屋。高縣建設處表示,甲仙鄉五里埔當地為私有地,尚須協議價購;那瑪夏民族、民權村等這次風災受創嚴重的原民村落,則希望遷至杉林鄉杉林國中東側、北側的台糖地。包括慈濟在內的多個宗教團體都有意願協助遷村計畫,廿日已由專家學者所組成的評估小組完成初步會勘。

台南縣南化鄉玉山村羌黃坑部落多戶民宅遭土石流淹沒、關山村聯外道路中斷,羌黃坑居民初步相中南化淨水場旁一筆三公頃多的土地,及玉井鄉蒸熱處理廠北側約二.五公頃的用地,將二選一。內政部營建署預計明天南下勘選地點後,即可開始作業,估計三年內興建完成。

至於南縣府另一處有意協調遷村的關山村,村長謝國男說,居民擔心出來後生活會受到影響,贊成遷村的不到一半。

台東縣確定遷村的是大武鄉富山村,四年多來接連遭到海棠及莫拉克颱風重創,公所認為遷村勢在必行,村民也認可,不料又傳出預定遷村地愛國蒲因地權複雜,公所將另覓處所的說法,村民擬在今日前往公所抗議,呼籲儘速遷村,不要再三心二意了。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