邝锦钧﹕授大紫荆 沦为卖人情﹖

人气 4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7月11日讯】 有关大紫荆勋章的争论,鲜有详细谈及大紫荆可能已失去原本设立的意义,沦为政客送赠给政团的人情。

董建华声称以‘积极参与工运和对劳工福利有建树’为由颁授勋章予杨光,但回顾六七暴动,却是因为香港左派受到文革影响,乘一次劳资纠纷而起,以杨光为首的斗委会发起连串示威,最终导致多人伤亡。策划暴动的是新华社香港分社,幕后拍板的是造反派,从这个背景看,杨光虽只是六七暴动的推行者,但他仍要为迎合造反派而在港引致暴动,负上主要责任。

何不颁给刘千石﹖

许家屯在其回忆录说过,他初来港的时候,香港工会仍只是停留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状态,加上在暴动后至到整个七十年代的工运,实在寥寥可数,甚至可以说是停滞不前。若果真如特首表示纯粹考虑杨光数十年来在工运的一番事业,而颁大紫荆勋章的话,那特首真的要向社会解释,那一番事业到底是指什么事业﹖为何只给杨光而不追颁给彭震海、刘千石等‘积极参与工运’的人物﹖

至于对劳工福利有建树这理由更是似是而非。打从工联会成立开始,便一直提供很多廉价福利给市民,其中有些更是低于市值,目的显然就是希望借此与群众建立良好关系,增加他们对工联会以至祖国的认同。

这对当时市面长期处于萧条的香港来说,确实帮助了很多市民,工联会亦开始为市民所接受。不过,董应该要问,提供此等福利的资金何来﹖众所周知,工联会的成立和营运成本,主要由北京提供补贴,工联会根本毋须要为一切津助费神。这种全靠外力才能达致的劳工福利竟可成为颁授勋章理由,实在是贻笑大方。

还人情债﹖

说到底,从过去几届颁授大紫荆勋章的名单看来,中间总是夹杂着一些令人莫名其妙的人士,他们不约而同地拥有一些共通点﹕第一是于香港左派团体有重要地位﹔二是年事已高﹔三是在港英时代表现过高度的爱国精神(如奋不顾身与殖民政府抗争)﹔最后是本身或所属团体为选委会成员(即董的选民)。

由此可见,每逢临近考虑授勋名单时,总会有一些名单透过特别通道去到董的面前,董亦因应这些理由顺应(选)民意,卖个顺水人情,并借此与彼等建立良好从属关系,让其更好地协助董的管治,亦顺带清还在选举时欠下的人情债。

笔者忠告特首,要警惕卖人情,最重要还是防人治。

转自《明报 》作者为﹕香港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学系博士研究生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港六公屋户瞒报物业被定罪
港社福界调查:九成半社工认为政府修例不恰当
邹家成涉未经授权转寄投诉信 辩方质疑法例无禁止
林世雄称有信心任内解决港网约车争议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