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元专栏】吴惠林:一步一脚印 脚踏实地较实在

吴惠林 (中华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人气 14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8月17日讯】中年以上的台湾住民,对于刘福助这个名字应该不会陌生。这位曾经有“民谣歌王”称号的歌者,其自谱自唱的“安童哥买菜”曾红遍台湾大街小巷,据说当年不只本省同胞爱听,连外省同胞也喜欢,可说不只是老少咸宜的一首歌呢!

既然号称民谣歌王,当然不只唱红这首民谣了,其他诸如“劝世歌”、“行行出状元”、“一样米饲百样人”,以及“祖母的话”等等也都脍炙人口。在“祖母的话”歌词里,开头就是“做人的媳妇就要知道理,晚晚去困要早早起…”,意即要媳妇守为人媳妇的规矩,由于贴近当时的民风,推出后大受祖母们的欢迎,据说有人还因此称刘福助为“祖母的情人”呢!

贫苦环境中奋起

今年7月号《光华》杂志“传唱忆往歌未央”专栏里,特别介绍了这位民谣歌王。由报导中,我们得知刘福助出身清苦,一家九口全靠当皮鞋匠的父亲之微薄收入过活,不幸在十三岁那年父亲又过世,刘福助差一点连小学都无法毕业。

虽然没有读多少书,但刘福助肯下功夫学习,识谱能力很强,也勤背歌曲,进而达到任何歌曲只要拿到手,稍作推敲立即可以哼唱的境界。

刘福助的“民谣歌王”名号并非平白得来的,他勤于搜集地方歌谣,每到一地参观,就会特别留意当地戏曲,不论是歌仔戏、南管等等都用心了解并探索其内涵,连“法师”作法事的吟唱也听的津津有味。经过一段日子的努力搜集后,刘福助就将这些地方性音乐融入其创作歌曲中。由于他从日常生活中实地取材,他的创作曲也都能引起大众的共鸣。

当现代流行曲兴起后,刘福助也面临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的宿命。但他没被打倒,转而在电视连续剧里挣得一席之地,演活了逗趣的甘草人物。刘福助回顾其四十年的演艺生涯,对于自己从低层一步步走上来,没有被环境打倒,迄今还有演出机会感到很骄傲。刘福助以一个过来人的经验,语重心长地表示:“这个社会没有不劳而获的,即使有,也不会长久。”他又认为,个人的实力最重要,也是谁也抢不走的真功夫,特别是在汰换率高的演艺界,没有实力很快就会被判出局,千万不要想一步登天。

厚植实力最实在

在一片不景气声中,也有不少演艺人员感受到失业危机,并曾游行抗议外国演艺人员抢饭碗,甚至于要求政府订定工作保障、限制外国人演出机会。在这种现状下,读到刘福助的事迹,难免让我感触特别多。两相对照之下,意境的差别何其之大!“没有不劳而获的,即使有,也不会长久”,“实力最重要,不要想一步登天”,坚持这种简单、实在又朴实看法并亲身实践的刘福助,以没被环境打倒的活见证来为一步一脚印作诠释,不是顶感人的吗?这不也就是遍布台湾民间绵绵不绝坚忍生命力的一粒子吗?

(原载台湾大纪元周报第20期)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老狼高晓松再次携手 打造新校园民谣 (2/11/2002)    
  • 当代中国民谣 (1/26/2002)    
  • 两广、新疆盛传2002年最新民谣 (1/19/2002)    
  • 宁干公卿怒勿使天良负 不歌圣主恩但为苍生诉 (1/7/2002)    
  • 农村的最新民谣 (12/6/2001)    
  • 大陆民谣连环句:咄咄怪事二十一 (12/6/2001)    
  • 刘晓春 :当下中国大陆民谣的意识形态 (11/29/2001)    
  • 从民谣看民间情绪 (11/28/2001)    
  • 大陆农村的最新民谣(3之2) (11/15/2001)    
  • 师涛:“七一”讲话是一场“剪辫子”运动 (11/12/2001)    
  • 农村的最新民谣(之1) (11/10/2001)    
  • 从琼瑶剧的流行看大陆文化的颓废 (10/17/2001)    
  • 校园民谣歌手朴树﹕结婚等于接受一场骗局 (10/6/2001)    
  • 喉舌难掩官员丑行:中共官场“包二奶”写真 (9/9/2001)    
  • 大陆腐败的群众基础 (9/4/2001)    
  • 【自由鸣放】最新民谣——中国现实速写 (8/24/2001)    
  • 【自由鸣放】最新大陆民谣:国企公司十二般变化 (8/7/2001)    
  • 从民谣看共产公检法 (8/5/2001)    
  • 最新大陆民谣:当代国企八大怪 (8/1/2001)
  • 相关新闻
    最新大陆民谣:当代国企八大怪
    从民谣看共产公检法
    【自由鸣放】最新大陆民谣:国企公司十二般变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