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世纪老人的人格报格

记中华公所秘书黄玉振

人气: 4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月20日讯】(纽约讯)在纽约华埠社区﹐黄玉振这个名字是许多人所熟悉的﹐先别说他的精彩人生故事﹐单单其以93岁高龄任职中华公所中文秘书﹐精力充沛处理繁杂堂务这个事实就足以让人称奇。

黄玉振﹐一个用56年﹐超过半生的时间投身于报业的世纪老人﹐同时也是纽约华埠历史发展的见证人。从报社退休后﹐他致力服务华埠侨社﹐先后担任过三届中华公所中文秘书﹐两届美东联成公所中文秘书﹐现任中华公所秘书的他将于今年3月1日卸任。

广东农民儿子毅然投身报业

出身于广东农民家庭的黄玉振﹐大学毕业时正值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他毅然加入当时由陈锡余先生在广东战时首都韶关创立主办的“大光报”﹐宣传抗日救国。随后﹐他与陈子隽(万人杰)一起主持连县“大光 报”工作﹐出任主笔兼记者。回忆起当年办报情景﹐黄老感触颇深﹐他说“战时办报条件十分艰苦﹐办公地点就在一个偏僻的郊区﹐大家写的写﹐印的印﹐那时用的是油墨印刷﹐设备异常简陋﹐但大家还是不断地坚持出报﹐为的就是让读者看到真实的最新时局报导﹐鼓舞人们的抗日斗志。报纸虽小﹐但在当时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所起的作用却是无以取代的。”

抗战胜利后﹐黄玉振出任湛江“大光报”社长﹐直至1949年大陆沦共﹐报馆被劫收﹐黄老被中共定为“文化战犯”﹐被逼逃亡香港。当时大陆逃亡香港的报人成立了“中南日报”﹐黄老加入该报团队并兼纽约“中美周报”﹑“联合日报”驻港通讯员﹐将中共在大陆进行政治斗争﹑残杀人民的事实向海外报导。1956年﹐他在“美国对中国知识分子救援会”的帮助下﹐持中华民国护照移民纽约。此后﹐他直接参与“中美周报”和“联合日报”的具体编写工作﹐先后出任记者﹑编辑﹑主笔﹑总编辑等职﹐并一度主持报务﹐一干就是42年。当时他家住长岛﹐每天四点起床﹐乘五点十五分火车转地铁﹐六点多上班﹐一直干到下午四﹑五点﹐每周六天出报。报社规定员工每年享有两周有薪假期﹐黄老42年来从未休过假﹐没有因为生病耽误过一天工作。长年的坚持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这也是其之人格和做人理念的充份写照。他说﹐做人要坚守原则﹐不能因为外界的干扰和诱惑而妥协﹐做人是这样﹐办报更是如此。

黄玉振介绍﹐“中美周报”和“联合日报”在不同时期对引导人心向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抗战时﹐“中美周报”讨伐日寇﹐鼓吹救国﹐激励士气﹐坚定信心﹔胜利后呼吁政府励精图治﹐休养生息﹐加强民生建设﹐抨击共党叛乱﹑祸国殃民。“联合日报”则鼓励华侨对民主自由的美国竭其忠诚﹐归化入籍﹐做美国的主人﹐拒绝中共统战渗透和颠覆。


1959年当选的美国首位华裔国会议员邝友良(左)访问华埠时与黄玉振先生合影。


1961年11月4日黄玉振先生(右一)采访中华大楼工程点 。

在56年的笔耕生涯中﹐黄玉振发表了许多评论、社论﹐在纽约侨界以笔锋犀利﹐能言敢言著称﹐其对中共镇压六四学运的报导获得了侨界的共鸣。作为一个有着半个多世纪办报经验的老报人﹐他说‘报纸贵在有灵魂﹐而这个灵魂就是独立自由自主六个字﹐能够充份表达这六个字的报纸才能充当人民的喉舌﹐替人民呼冤﹐捍卫人权﹐维护弱群。大纪元时报的办报宗旨和理念恰恰符合了这几个字﹐它是一个为弱
者发声的传声筒﹐这在当今这个为了利益而出卖灵魂﹐金钱万能的时代实属不易。’

黄老特别提到大纪元时报的《九评》系列报导﹐作为当年参加于联成公所召开的《九评共产党》研讨会上的嘉宾之一﹐黄玉振在研讨会上对《九评》予以高度评价。在研讨会上他这样说到“今天我是以一个老报人的身份来到这里。我这样一个老人来这里是要证实大纪元“九评”里每一个字都是事实,是铁的事实,是揭示中国人有血有泪历史的文章。”黄玉振还介绍了他亲身经历的几个事例﹐见证了共产党的
恐怖杀人史。他提到当年有一个村子有人当了国民党军人﹐共产党来后,大人走了,村中留下女人和小孩,中共就把所有的孩子关在一个房间,把他们慢慢饿死。共产党杀人是有指标的,为达到指标,他们就强迫农民在黑夜上山挖坑,能挖多深就挖多深,然后把大人、小孩一起活埋﹐那种残酷是令人难以想像的。

黄老还针对中共政权是否已经‘和平崛起’﹑拥有主宰世界的强大力量这个问题作以解释﹐他说﹐任何国家如果没有民主自由﹐永远也强大不起来。一个独裁专政政权是孤立的﹐视全民为敌﹐靠军警压制支撑﹐连一个手无寸铁的高智晟都害怕得要命﹐显示了其虚弱的程度。近期香港出版的“前哨”第15页刘亚洲写的题为‘美国真正的可怕之处在哪﹖’一文很值得一读﹐它是一篇揭露中共“并不强”的好文章。

服务社区 连任中华公所﹑联成公所秘书

结束报社工作后﹐2000年﹐已是83岁高龄的黄玉振获聘中华公所中文秘书一职﹐服务华人侨社。他鼓励侨胞入籍﹐帮助他们登记表格﹐鼓励华人投票﹐提升华人政治地位。为人谦和礼让的他在任职中华公所秘书两年后又当选联成公所中文秘书。2004年至2006年﹐他再次出任中华公所中文秘书﹐2006至2008年他接下联成公所代理楼业主任﹐2008年3月至今﹐第三度出任中华公所中文秘书。现在虽然年事已高﹐他每天还是精气十足地处理着公所内的繁杂公务﹐了解黄老的人都说“他是一个永远不知道疲倦的人。”


2008年7月四川大地震时﹐中华公所积极筹款﹐获得纽约州政府褒奖﹐州长帕特森(右二)到访中华公所。

一个从不对子女苛责的严父

已是儿孙满堂的黄玉振谈起孩子来脸上总是挂着欣慰的笑容﹐谈起孙子孙女来更是笑逐颜开。他说﹐儿孙们都很孝顺﹐特别是老伴非常支持他的工作﹐多年来从没抱怨过一句。他有7个子女﹐父子关系就如亲密朋友﹐他说儒教说过‘至亲不责善﹐责善则离’﹐所以他从不对子女苛责。

致力中国文化中心 发扬中华传统文化

谈起卸任后的打算﹐黄老说﹐之所以一直工作不停是因为自己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多年来他对中国城有着很深的感情﹐在这里他有一种归属感﹐所以迁住华埠。华埠保持着许多中国文化传统﹐移民不只是身体的移民﹐同时也是文化的移民。离任后﹐他想回联成公所从事主持图书馆的管理工作﹐担当联成公所“纽约华埠文化中心”(Chinatown Culture Center)主任。他还打算出版一本名为《读书与生活》的期刊﹐鼓励侨胞多读书。于2004年成立的美东联成公所图书馆里收集了许多历史性珍贵书籍﹐里面还有许多大陆禁书。


黄玉振先生接受大纪元记者访问。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