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圣诞晚宴:从自闭走向自立

人气 10

【大纪元2010年12月16日讯】面带笑容和心欢,圣诞节的前十天,位于费利蒙的华人特殊儿童之友的公寓居民,庆祝了一年一度的圣诞晚宴。有的拿来了自己准备的交换礼物,有的用哑语热情问好,有的帮忙搬动桌椅。许多人因为感受不到生活中的压力,也没有形成固有的观念,所以在欢快的气氛中多数流露出一份童真。儿童之友支持与独立生活主管埃迪说(Nancy Eddy):“他们多时是快乐地,并愿意分享生活的快乐”。

走向自立

34岁的雷蒙德.胡是晚宴与会者之一,他四年前经父母介绍,加入了特殊儿童之友,目前在费利蒙沃尔玛上班,服务于男士部。他用术语介绍,自己的工作包括折叠衣服、重装货盒、整理地盘等。

沃尔玛店经理温斯基(Derek Wensky)表示,该店有七名雇员来自特殊儿童之友,他们工作时由该组织的工作教练帮助,七个服务员的工作都很好,在店里工作已有很长一段时间,并得到了同事的认同。

雷蒙德表示,老板和其他职员都对自己尊重也理解,所以工作很开心,而他又刚刚拿到支票,更是喜笑颜开。工作之余雷蒙德还在华人特殊儿童之友上课,并有艺术和体育专长,曾获得特殊奥林匹克游泳比赛金奖。

特殊儿童需要更多的时间学习,所以职业培训从12岁开始,每周六的课程由外聘老师和有经验的家长义工教授。特殊儿童之友副会长陈慧明和埃迪都表示,很多老板一般不了解自闭症,所以顾聘特殊员工有恐惧心,但因为特殊员工的工作都很出色,所以打消了他们先前的恐惧和顾虑。

陈慧明之子劳伦斯.王,是特殊儿童之友的白天计划成员之一,今年21岁。已从高中毕业的他每周工作12个小时,在会计师办公室和房地产公司务理文件输入、扫描、处理档案等事务。经过特殊儿童之友培训后,他能本着专业化的态度服务:工作勤奋、到点才休息,过后准时上工。

工作之余,劳伦斯在社区大学学习电脑和语言课程,并参与了特殊乐队演奏。四年前刚接触音乐并还很害羞的他,现在每月都参加几次演出。

辛苦与付出

雷蒙德和劳伦斯的舞蹈老师江太太表示,他们都是高能力的孩子。全职从事软件工程的江太太,周末和节假日期来回奔走于华人特殊儿童之友费利蒙和南湾的两个中心。

从1997年就担任华人特殊儿童之友义工的她,曾做过代课老师,也教过艺术和游戏,现在任跳舞老师。她说,其实跳舞并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运动,所以跳舞办取名为“跳舞运动班”。

“跳舞运动班”通常第一节舞蹈课都很难,因为学生们不知道如何跟动作,不知道怎样听指挥,也不知道指挥是什么意思,而且很多学生们害羞、困惑、无声,有时甚至还会哭泣。

江太太表示工作有苦有乐:乐在孩子们信任你,脸上流露出笑容;苦在孩子们有障碍,而教学中需要不断地调整教学计划。

通过舞蹈课,孩子们增强了社交能力,变得不太害羞和孤立,也知道如何随音乐舞动。“现在学生们能在九百人面前表演”,她说:“他们很高兴”。

江太太来做义工的起因还有一段长缘,母亲退休前曾一直在台湾从事特殊儿童教育,而她在师范大学毕业后曾教过高中,通过帮助母亲也接触过一些特殊儿童。移民美国后,一个朋友生下了自闭症的孩子,她帮朋友找到了特殊儿童之友,而朋友加入后又需要帮助,从此她就开始了帮助特殊孩子的义工工作。她表示,这一切安排都是缘分。

江太太说,雷蒙德和劳伦斯在特殊儿童中都很幸运也很特别,在某些方面属于高能力,而且家长非常支持,所以可以走出一条自己的路,但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她说,很多特殊儿童并不知如何安排时间,有些孩子在跳舞运动班不知道怎么动,所以不管是底能力还是高能力,他们的能力都很有限。

虽然雷蒙德和劳伦斯在特殊人士中,都有各自令人羡慕的专长和工作,但对于特殊人士来说,尤其在经济萧条的情况下,能找到并持续工作的并不多见。

创办华人特殊儿童之友

特殊儿童之友创办人之一,陈慧明表示劳伦斯3岁时被诊断出自闭症,当时作为家长都担心孩子长大后不能独立,自己老了也不能照顾孩子,所以开始想成立一个系统能,发挥他们的潜能,使他们能自力更生。特殊儿童之友的理念是教会家长如何培养孩子,她表示,如此才能真正地帮助孩子,现在该会有两百多名义工,多数是家长和当地高中生。

如今加入特殊儿童之友的孩子们有自己的朋友圈,也有支持他们的叔叔阿姨,使他们能感到温暖和被接受,同时孩子们也增强了他们的沟通能力。家长也不再那么担心了,而彼此之间因为了解心情,都成了好朋友,并互相照应,解决了很多问题。

陈慧明举例,平常有事外出很难找人临时替人看小孩,但在特殊儿童之友,“你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我的孩子就是你的孩子”,所以陈慧明经常为其他的家长们替看孩子,大家也互相帮助。

相关新闻
华人特殊儿童之友举办防灾研讨会
旧金山华人特殊儿童之友办年会
华人特殊儿童之友举办父母沟通研习
华人特殊儿童之友11月办筹款晚会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