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电评论:8大威胁让中国经济硬着陆

标签:

【大纪元2010年12月28日讯】(大纪元记者张东光报导)美国科技博客BusinessInsider.com27日财经评论文章指出,中国目前正面临热钱流入、房价泡沫、货币供给激增和房市供给过剩、操控人民币、通货膨胀、欧洲需求减弱、大学毕业生工作难找、社会潜藏动荡等8大危机与威胁。

文章认为,中国经济硬着陆的风险越来越高,一旦硬着陆,未来GDP可能顶多只增长5~6%;政策紧缩将导致房市泡沫破灭、原物料价格下跌,紧缩时间越久,硬着陆的问题越严重。

上周六,中共突然宣布调高利率,这是10月中旬以来的第二度升息,紧缩讯号的释出相当明显。其中,一年期借款利率将上升25个基点(或0.25%)至5.81%,存款利率也同步调高至2.75%。中共是迫不得已升息的,在通胀的权衡下只好选择升息。麦格里驻香港经济学家卡维(Paul Cavey)认为,中共当局先前担心升息可能“鼓励热钱流入中国”。

著名经济学家简天伦表示:“这是在通货膨胀下中共不得不做的,原来它不想做是怕对汇率的压力更大,所以它不想做,现在是不得不做。因为通货膨胀的危险性和压力使中共惧怕将来不可收拾。”

中共统计局资料显示,上个月的水费、电费和租金等住房相关成本比去年增长5.8%,消费者物价则上扬5.9%,创2008年8月以来最大增幅。但多数专家相信这个数据是低估。

据官方数据:从1978年至2009年,中国的GDP规模从3645.2亿元增至33.54万亿元,扩大92倍;同期广义货币供应量从859.45亿元增至60.62万亿元,扩大705倍。这个广义货币发行量(即M2),扩大705倍,远远超过GDP扩大92倍的数据,就是物价飞涨的原因。

实际上,到今年10月,官方公布的中国广义货币发行量(M2),已经达到69.98万亿元。过去近10年中,根据官方数据,中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爆炸性增长,从2000年1月的12.12万亿元上升到2010年10月的近70万亿元。通货膨胀,物价飞涨,也就完全是必然结果。

知名经济学家、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茅于轼指出,大陆“房地产泡沫已经没有办法防止了”。他并预言,大陆房市泡沫将在未来两、三年内破灭。

茅于轼说,现在大陆空屋已经这么多。什么是消化,就是把空屋变得都有人住,但这种可能性不太大,更大的可能性就是泡沫破灭,没有第三条路,而且“(泡沫)破的可能性比消化的可能性要大十倍都不止”。

此外,1998年中国的大专毕业生仅83万人,去年超过600万,今年还会增加。文章说,当前的中国就业环境无法提供足够的专业职位,以吸纳这么多的大专毕业生,但他们却背负着双亲莫大的期许,因为要供应他们完成学业,许多家庭几乎耗尽所有存款。

批评中国教育体制的政治学家张鸣说:“大学基本上没提供他们什么”,“对许多年轻毕业生而言,这是一个生存的问题。一旦爆发经济危机,他们可能就是社会不稳定的源头。”

由于房价高涨、工资微薄,估计北京目前有10万个“蚁族”。北京人民大学社会学家周小征说:“他们群居如同蚂蚁,有些住在地下室,他们长期辛苦工作。”文章说,如果中国经济增长放慢下来,社会动荡的机会很高。

文章认为,欧、美需求的降温会让硬着陆的情况雪上加霜。

相关新闻
如何解决中国经济崩溃
权贵与太子党家族吸附中国经济命脉
刘孟奇:谁让高教成为中国经济发展软肋?
扣除绿色GDP  中国经济零成长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