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谁来教育?如何教育?

——评影片《成长教育》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16日讯】(纽约讯)英国影片《成长教育》(An Education)获得了今年奥斯卡奖中最佳女主角、最佳影片和最佳改编剧本三项提名。坐在电影院里,听着难懂的牛津英语,看着上世纪60年代英国伦敦的社会场景,感觉离自己很遥远。而故事本身似乎也是一个老套子:情窦初开的少女被江湖老手的阔男所骗。但当整部片子快要演完时我却受到一种强烈冲击:一个完全意想不到的结局,一种让你不知是喜还是悲的感受。

影片没有高潮,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但却非常细腻。凯芮‧穆勒根(Carey Mulligan)饰演的珍妮,把一个学习成绩优秀、心智早熟的16女孩演绎的入木三分。为了能过上上流社会的生活,珍妮和她的父母都希望籍考入牛津大学而实现这一愿望。然而彼得‧萨斯加德(Peter Sarsgaard)饰演的成年男子戴维的出现却彻底改变了珍妮原有的循规蹈矩的生活:高级社交场所、名画拍卖会、浪漫的巴黎行……,原本想通过考上名牌大学而实现的奢华人生,瞬间都成了现实。既然婚姻能给自己带来这一切,那为何还要上学呢?珍妮傲慢地放弃了学业。她的父母也以为钓了个金龟婿,而窃喜不已。然而正当诸事顺利,珍妮却突然发现戴维是个有妇之夫。

圆梦的婚姻和学业都失去了,整个家庭陷入了深深的懊悔。看到此,你似乎已看到了一个悲剧的结局。然而影片却出现了你意想不到的结果:珍妮的老师宽容地接纳了她,使珍妮再次发奋,终于收到了牛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但这一切并没有给这个 “饱经风霜”的家庭带来任何喜悦。面对兴奋不已的同学,珍妮得装着是头一次来到牛津,得装着从未去过巴黎……。

影片结束了,但却给观众留下了一串悬念:珍妮将来会成功吗?会幸福吗?她能对她将来的心上人“谎话到底”吗?我不知道珍妮和她的父母是否已经意识到做任何事情都应该首先是利他的,有益社会的。如果只是为了满足个人的私欲,那么即使你拿了博士学位,成了专家学者,你真的会幸福吗?社会真的会因为你而变得更好吗?

就在我写完这篇文章的同时,奥斯卡颁奖典礼结束了,《教育成长》与所有奖项失之交臂。但“如何教育孩子,自己如何成长”这一主题却永远牵动着每一个人。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