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公园民主 ” 大陆上访新趋势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2011年01月23日讯】(大纪元记者陈怡莲采访报导)最近,在山东济南市区英雄山公园出现的“公园民主”论坛,已越来越引起社会关注。当地许多上访了多年的访民,在认清上访只是在“忽悠”他们的时候,终于抛弃了它。现在上访民众走进了人流量最多的市区公园,在大庭广众下诉说他(她)的遭遇及心得。同时一些想要表达自由理念的人们,也在这里找到了共识,“公园民主”正在成为中国新景观。

济南维权进入新的里程碑

近来每个周日上午,约200权益被侵害的群众,都会聚集到英雄山公园,进行有关中国民主、维权的辩论。山东大学教授孙文广、维权人士李红卫等人的演讲,常常引来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因拆迁而失去家园近四年的维权人士李红卫,在接受大纪元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从地方、省上、再到中央,不停的来回转圈推磨,最后还是没有结果。她说:“这样换一种方式,被欺负的百姓都在这里倾诉自己的观点和遭遇,能唤起很多人的良心、很多人的关注。这比上访管用。”

孙文广教授说:“我们只是在实践我们的表达。”他表示,公民应该有表达权,现在表达权都被剥夺。不能写文章发表,也不能上电视广播。在这样的情况下那,那大家都到公民论坛来讲讲吧。

济南维权律师倪文华说:“济南的维权进入了新时期。也是一个转折点,里程碑。方式方法不同,说的都是我们的维权的事,听了的人都很关心我们。”


在山东济南市区英雄山公园出现的“公园民主”论坛(来源:维权网)

民主人士: “公园民主”让维权变得有力量

浙江民主异议人士陈树庆指出,维权人士通过在公园的民主沙龙聚会,使维权变得有力量了。以前都是单个去维权,现在他们在公园沙龙里,会为某个人的事情共同去维权。形成的这种互相援助的声势,他表示:“‘公园民主’沙龙功不可没。”

广州维权人士陈先生告诉大纪元:“现在周围已经装上了摄像头监视我们,看到我们发资料就会来干涉。但是我们还是一直坚持着这样做。”他表示,上访没有力量,把你踢来踢去。要团结起来,才会有效果,有力量。互相帮助维权,他们才会让步。

上海维权人士沈佩兰说:“现在上访真的没有什么用,不仅劳命伤财,还会招来不断的打压。特别在敏感期,对我们访民伤害就更大。现在我们的财产都被抢夺去了,我们是不会这样罢休的。”

孙文广说,民主愿望很难压制的,会以各种形式出现。也希望更多的关心这个事的市民到公园参与进来。大陆民众好像有一个倾向,认为一关心国家大事就要遭殃,讲了话以后要被打倒,就吓得不敢说。“甚至有的都不敢听,这是很悲哀的。”

李红卫说:“经过了4年的上访经历,让我了解了很多社会上的事情,看到很多社会的不公正、不平等,我把我看到的告诉看不到的人,让他们都懂得我们国家今天这个样子,主要是没有民主、没有法制、独裁造成的。”

她表示,到底是谁造成了这个社会没有法制?谁造成的不稳定?中国要真打起仗来,老百姓还会在后方支持你吗?会借助国外的力量来推翻你。她说:“别的国家包括日本侵略中国,很多都是到国外掠夺,而中共只会掠夺自己国内老百姓的财产。”

民主沙龙 上街散步正在兴起

目前这种“公园民主”在杭州、贵州等地也不断形成。据说杭州的“公园民主在2006年已经存在”,期间也经历了许多波折。孙广文表示:“应该是逐渐放开,而不是越收越紧。”

在广州,每个星期一、星期四早上在市政府旁边的人民公园,是一些已经不再对上访抱有幻想的民众的聚会日。每次每人都能得到一份有关民主思想和时事评论的学习资料。

去年11.5一场特大火灾,惊醒了一向以“乖孩子”称着的上海人。在大火的“头七”,20万上海市民,自发地来到胶州路728号教师楼前,表达对死者的悼念,对当局的抗议。现在每个星期三都有很多访民聚集在上海市政府围观,要求立案。

山西太原市迎泽公园的民主论坛,在去年10月经受住了一场当局的打压后,如今参与的人越来越多,最多时每次达300~400多人。

太原民主维权人士邓太清表示,大多数人都不怕。他告诉大纪元:“我们通过各自获得的信息交流各自的看法,探讨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国明摆着必须走民主宪政。现在只是如何走向民主宪政,以什么方式还需要多长时间的问题。”

还有一种软性对抗方式:集体上街散步,在几年前就开始在大陆各地兴起。如从2008年1月5日到13日,上海民众用和平散步的方式,抗议当局在市区修建磁悬浮工程,维权事件持续了6天。2008年5月,成都民众在市区散步,抵制在市区修建一个大型石化工厂。还有2010年7月,苏州通安镇民众反对强拆,跟警察进行了长时间的散步对抗,民众甚至提出,要用散步的持久战,来拖垮警察。

相关新闻
大陆民主人士缅怀力虹: 持续捍卫言论自由
曹长青:七大国右倾和全球民主
民主中国阵线:沉痛悼念司徒华先生
台大校园悼司徒华 毋忘六四争取中国民主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