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予文化底蕴的巴黎咖啡馆

吴双

人气 19
标签:

【大纪元2011年01月24日讯】在我尚未出国之前,对于巴黎的印象主要集中在曾屡屡出现于中外文人墨客笔下的塞纳河上。在我的脑海里,那条河是波光粼粼、温柔绵软。河的左岸是艺术的,而右岸是时尚的……对,还看过一部叫做《天使爱美丽》的电影,这一切让我心目中的巴黎渐具雏形。于是乎,我和所有向往巴黎的人一样,迅速将针对巴黎做过的梦放进旅行箱,迫不及待的来到了法国,好似要赴一个搁置许久的约会。

真正到了巴黎以后,异乡的情调让我的眼睛目不暇接:典雅的欧式建筑群、袖珍可爱的小广场、圣洁高耸的大教堂、别致的青铜街灯和精心布置的玻璃橱窗……。然而,我的心却被那些遍布在巴黎的大大小小咖啡馆给掳获了。

漫步在这般悠然恬静的历史古都,我久久不能抑制心里的兴奋。这一家家的咖啡馆和那些闲情逸致的客人,俨然是巴黎文化的缩影,更是了解法国文化、体验异乡生活的绝佳场所。

在巴黎,每一家咖啡馆都有着自己的特色,即彰显着店主的品位,也诉说着古往今来。18世纪的启蒙时代,法国的文化中心从宫廷文化发生了转移。在咖啡馆、沙龙的辩论和演讲蔚然成风。

开设于1686年、地处巴黎6区的普洛可甫咖啡馆(Le Procope)是世界上最早的咖啡馆之一,店家则当仁不让,自称是全世界第一家咖啡馆。它大概也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咖啡馆,欧洲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伏尔泰、卢梭、狄德罗等都曾是这里的常客。当年,狄德罗的世界首部百科全书和伏尔泰的一些著作都是在这里撰写的。据说拿破仑也曾来此,还因喝咖啡欠账留下了自己的军帽,至今,那顶帽子还在店入口处展着呢。这里也是著名作家和社会名流们聚会的社交场所,其中就有赫赫有名的巴尔扎克、雨果等。普洛可甫咖啡馆被列为“法国象征”和高级旅馆业的历史文化遗产。


据说拿破仑一世皇帝年轻时来喝咖啡没带够钱,留下这顶双角军帽为质。今天在咖啡馆入口橱窗赫然展出。(摄影:章乐/大纪元)


文豪伏尔泰当年常用的桌子 (摄影:章乐/大纪元)


巴黎开设于1686年的Le Procope咖啡馆,号称世界第一间咖啡馆。(摄影:章乐/大纪元)

除了普洛可甫咖啡馆,将巴黎左岸的咖啡馆文化发扬光大的还有位于巴黎5区的双叟咖啡馆(les deux magots)和花神咖啡馆(Café de flore)。它们分别处于左岸的中心位置。最初的双叟咖啡馆的是纺织品和丝绸内衣专卖店,创建于1813年。店内有两尊清朝的木质人像,第一任店主的初衷是想让顾客看到它们后联想起丝绸之国–中国,用它们为店里的丝绸内衣做广告。后来这两尊木雕像却成了咖啡馆的镇店之宝了。大名鼎鼎的海明威曾是此店的座上客,常在这里喝着浓咖啡,构思著文稿和捕捉灵感。

1933年,借用双叟咖啡馆的名字,设立了双叟文学奖,直今该奖仍是法国文学界的重要奖项。现在,这两大咖啡馆成为时尚界和政界要人的重要聚会场所。


双叟咖啡店中央立柱上方的大清双叟像,1813年以来一直注视着这里发生的一切。(摄影:章乐/大纪元)


与Café de Flore相邻的双叟咖啡馆(摄影:章乐/大纪元)


大清双叟 (摄影:章乐/大纪元)

20世纪初,在蒙巴纳斯大街、圣日耳曼大街和圣米歇尔大街上的咖啡馆成为艺术家们的精神家园,并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弗洛伊德、海明威、乔伊斯等都曾徜徉于此。那些来自世界各地尚未成名的年轻人,会在温暖的咖啡馆里整日交流、漫谈和讨论切磋,相互影响着,思想和灵感不时地在碰撞中擦出火花。

时至今日,斗转星移,物是人非。然而,巴黎的咖啡馆早已被注入了浓郁的文化气息。但是它不同与其它名胜古迹,你既可体验一下艺术大师和文学巨匠们的感受,还可以亲口品尝咖啡。

法国人喝咖啡不仅仅是为了品尝味道,还追求考究的环境和优雅的情调。每家咖啡馆大到装潢格调,小到餐具音乐都不尽相同。同样的一杯咖啡,在不同的咖啡馆喝,那种微妙的感觉也不一样。所以有人说,巴黎的咖啡是百味的,不同的人能品尝出的不同的味道。

相关新闻
鼎泰丰美食巴黎飨宴  台湾成功外交
美食厨艺赛竹北馔巴黎荣获金鼎奖
台法名厨巴黎携手 精心打造台湾美食节
米其林指南入侵京都 踢铁板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