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质事件 军械法证专家作供

人气 5
标签:

【大纪元2011年03月04日讯】马尼拉人质死因研讯,警方军械法证科警司陈绍基继续作供,事件牵涉枪械逾百支,需由电脑分析,再进行人手校对。5名死者遗体检获的子弹碎片太细小,未能确定由哪1支枪发射,指死者枪伤位置没有烧焦图案,显示发射距离会多过16吋。

陈绍基在庭上指菲律宾调查人员去年9月初来港时,带同案发场检获的86件弹头弹壳,在死者身上检获的23块弹头碎片,当日参与行动的菲宾警察所用的枪,进行试射,利用综合弹道识别系统,以配对子弹由哪支枪发射。事件牵涉的枪械非常多,有过百支枪,包括枪手门多萨的M16步枪、曲尺手枪及菲律宾警方的53支M16步枪和66支曲尺手枪。要将资料输入电脑系统分析,再用人手透过显微镜校对。

陈绍基分析弹道报告,将在旅游巴、死者遗体检获的弹壳、弹头及子弹碎片,与枪手门多萨的枪及菲律宾警方的枪作较对,找出子弹来自哪1支枪。共找到53粒弹壳,是来自枪手门多萨的M16步枪,1个来自门多萨的手枪。有9个弹壳,是来自M16步枪,但未能确定是哪1支。门多萨体内的子弹碎片,由菲律宾警方的步枪发射。

为了更准确分析旅游巴上的子弹,是由车内或车外的枪械发射,警方利用当日涉及的3种枪,在4种旅游巴采用的玻璃,进行模拟试射,了解子弹造成的破坏。

预计呈模拟影片作供

梁锦荣、傅卓仁、杨绮琴、杨绮华及汪子林的遗体找到的弹头碎片,部分碎片太细小,留下的痕迹太少,无法较对,专家未能确定来自哪1支枪。3名死者谢廷骏、梁颂诗及梁颂仪的遗体,就找不到任何碎片作较对。陈绍基又指8名死者的枪伤位置都没有烧焦图案,假设枪伤是由枪手的枪造成,经过验证,相信发射距离超过16吋。他补充这项测试的结果,会受到死者的衣物或头发影响。

裁判官陈碧桥质疑死伤者当时穿着衣服,这样下结论局限很大。陈绍基解释8名死者遗体运返港时,大部分衣物已失去。部分死者中枪的地方没有阻隔,相信结论有价值。死因研讯主任翟绍唐补充,谢廷骏颈部中枪,杨绮琴是耳朵中枪。

陈绍基表示,本港警方事后复制旅游巴上4种不同厚度的玻璃,以涉及事件的3款同类枪械,进行102次模拟试枪测试,希望找出旅游巴上的弹孔由哪支枪发射。在不同角度进行测试后,发现发射的角度越窄,对玻璃的损毁程度越小。

陈绍基今天会继续作供,预计亦会呈上测试时采用的复制玻璃和模拟影片。◇

相关新闻
港警呈交人质事件进度报告
菲国报告惹不满 议员促港府表态
菲团道歉说赔偿 苦主议员均不满
港死因庭传召116菲菲律宾人研讯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