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孔庆东语言施暴 北大已无蔡元培

人气 13
标签: ,

【大纪元2012年01月31日讯】北京大学教授孔庆东的“港人是狗”的言论,引起港人的强烈愤怒,遭到网络、媒体的炮轰。近日,《金融时报》发表署名文章说,习惯于以语言施暴的孔庆东大放厥词之时,距离北大历史上最杰出校长蔡元培的生日不远;而蔡先生至今仍长眠于“那个被孔庆东骂作狗的人们聚居的城市”;并表示“那个蔡元培和胡适的北大已死”,现在的北京大学只是“京城多如牛毛的(中共)副部级衙门中最不重要的几个之一。”

1月30日,英国《金融时报》发表《上海商报》评论版主编陈季冰文章〈北大已无蔡元培〉。文章说,习惯于以语言施暴的孔庆东大放厥词之时,距离北大历史上公认的最杰出校长(亦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任校长)蔡元培的生日不远——2012年1月11日是蔡先生144周年冥诞。作为中国第一代民主革命的元勋、反帝反专制的无畏斗士,蔡先生至今仍长眠于香江边上,那个被孔庆东骂作狗的人们聚居的城市。

蔡元培于1940年3月5日在香港病故,一时海内震恸。由于当时正值抗战烽火连天,整个华北早已沦陷,蔡先生只能在香港下葬。其墓位于香港岛西南角山坡的华人永远坟场,虽然空间逼仄,但简朴中透出庄严肃穆。

据《南方都市报》——一份被孔庆东斥为“汉奸媒体”的报纸——报导,上世纪80年代,曾任《大公报》副总编辑兼《新晚报》总编辑的罗孚先生开始呼吁让蔡元培归葬北大。十多年后,西南联大外语系出身的翻译家巫宁坤教授在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得知蔡元培的墓仍在香港坟场,情景萧条,便给北大写信,恳请北大早日迎蔡元培之灵归葬于北大校园,然均未果。

文章说,如今想起来,这些热心人其实大多是在瞎操心。且不说北大的态度冷淡,就是蔡先生的家人,也从来没有让他的尸骨“北归”的念头。去年11月下旬,蔡元培的孙女蔡磊砢女士赴香港拜祭祖父时,再度公开对媒体表示,祖父在港的平凡墓地“一如先生一生追求”,家人并不希望蔡先生归骨北大。

值得注意的是,蔡磊砢也是一个“北大人”,她在北大教育学院博士毕业后留院,目前就供职于祖父曾倾注满腔心血的北京大学。还有谁比她更深切地了解祖父的心愿与北大现状之间的距离?文章表示,在中国互联网上,北大这所曾拥有蔡元培、胡适等伟人的百年学府,眼下正越来越沦为一个笑话,这远不仅是因为一两个孔庆东。

文章说,三个多月前,现任北大校长周其凤因创作〈化学是你,化学是我〉的雷人歌词而被舆论批为“欠缺人文修养”;一个多月前,周其凤称“美国教育一塌糊涂”,让人无语;而最近周其凤面对前来视察的中共中央领导(一位远比他年轻的北大校友)时,恭敬卑下的神态在网络曝光后,让人不得不认同:“那个蔡元培和胡适的北大已死”,现在的北京大学只是京城多如牛毛的中共副部级衙门中最不重要的几个之一。

文章最后表示,蔡元培的后人反对将先生之墓迁回北大,实在是太正确、太明智的决定。蔡先生若地下有知,一定会庆幸自己身后与孔庆东嘴里的“殖民地走狗”为邻,而非于侧身于一片喧闹嘈杂的官场(还有商场)之中,与孔庆东等人为伍。

(责任编辑:肖笙)

相关新闻
"校园红楼梦"揭露北京大学隐事?
王立军“双起”言论遭围攻  北大教授力撑被臭骂
北大教授雷语:美国人在水深火热中
黄天辰:北大不许思想偏激 如何培养国家栋梁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