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絮语:“熬日子”与“混日子”

作者:青松
font print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昨天,抽空去看望好朋友秀儿。她正在休假,全职在家照顾孩子。

电话里聊天时,感觉她总是很疲惫的样子。见面才发现,秀儿的状态比电话里还差。孩子出生后,她基本是自己带。虽然有老人帮忙,但老公工作忙,经常不在家,很多操心的事情还是要秀儿来。

所以,现在的秀儿没有了从前的雅致,已经忙得什么都顾不上。我进门时,秀儿正蓬头垢面,孩子在卧房里哇哇大哭。我让她先去哄孩子,我在客厅稍稍休息,忍不住叹口气。以前的秀儿家整洁得我都不舍得坐,现在是乱得找不到地方坐。

孩子睡着以后,秀儿出来陪我聊天。看着她的黑眼圈和衣服上孩子漾奶的痕迹,我提醒她要忙里偷闲,多休息。照顾孩子就不能和往常那样有整块的时间做事了,所以就得利用起零散的时间来。只要安排得当,其实都能忙过来。

秀儿苦笑,抱怨说,有了孩子,生活就全被“打破”了。我笑,更正她,说是“打乱”了而已,所以我们需要做出各方面的调整去适应。我鼓励秀儿,慢慢熬,等孩子长大点儿自立了就好了。秀儿回答说,她已经不是在“熬”,而是在“混”,过得黑天暗地,连几月几号、外面发生了什么都丝毫不知。

我理解秀儿的处境,就像被照顾孩子淹没了一样无奈。但是,“混日子”和“熬日子”区别还是很大的。混,好像是破罐子破摔的态度,过一天算一天;而熬,则是在主动地去努力克服困难、忍受,直到有一天光明再现。所以,我劝慰秀儿,日子再难,我们都要熬,而不是混,只要坚持,苦日子肯定会有尽头。

其实,谁都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生活就是这样,设计了种种磨难在熬制着我们,直到将我们熬得平静下来,可以用波澜不惊的眼睛再次审视这个世界,看出其中的道理……@*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一个人坦荡的生活多么重要。要保全自己的尊严和面子,绝不是靠谎言就能实现的。
  • (shown)只要自己乐观、豁达,从混乱中也可以找到不少乐趣。
  • 很早之前,聊天时得知身边有几个朋友都是自己在家理发。我当时很吃惊,想不出为什么她们能完成那么高难度的事。
  • (shown)当我们占了好处一面时,也要想到还有不好的那面需要应对;而碰上不好的那面了,也不必彻底悲观,因为也许其中就隐含着好的一面,只是我们暂时还没有看到而已……
  • (shown)微笑其实已经改变了一切,因为仁慈包容的微笑与心烦意乱的苦恼本就是两重天……
  • (shown)解决一切问题,总是要找到根源,而根源往往不在别处,而在自己的内心。
  • 我们无论是看人还是看事,都会在一瞬间形成第一印象。时间久了,这种印象往往会......
  • (shown)分清“想要的”和“需要的”,只按需去取。看似得到的少了,其实是避免了麻烦和浪费。这也是一种修养。
  • 这几年下来,因为在夜校教书之故,披星戴月早已成了习惯,某天下班,车上了高速公路,广播里传来一这首熟悉的卡农,乐声承载的回忆又让我想起了母亲,彰化到台中不过几分钟的车程却足以让我泪眼婆娑,下交流道后车停在路旁的我泣不成声,情绪再度溃堤……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