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腊古国:国王与女蛇神的传说空中宫殿

文 / 摄影 意文

人气 177

“空中宫殿”原名“Phimeanakas”,是由“Vimana”和“Akasa”两个梵语合成,直译为“空中宫殿”。原名“金角山”,是吴哥古迹之一,位于大吴哥城中巴本寺东北。空中宫殿最初是真腊国王罗贞陀罗跋摩二世 (Rajendravarman II)在位时(944年—968年)开始建造,十一世纪初期完工,而后多次重修加建,使用到十六世纪初期,历经多位国王。


空中宫殿是给国王举行祭祀仪式而建,是一座小型金字塔,象征须弥山之圣庙。这座非常神秘的石造高塔,当初只有国王才能上去,是国王向上天祈祷奉祀的地方。


空中宫殿是吴哥城里最高的建筑,整个回廊式的建筑,构筑于高台之上,所以给予空中宫殿的感觉。

国王与女蛇神的传说

传说,宫殿上住有一个由九头蛇幻化而成的女神,每晚招唤国王交媾才能保住命脉,如国王未到则必招受诅咒,若此女神一日不现,则国家必招灾难。

真腊的国王自诩为神的化身,下凡统治人间,九头蛇精应是印度文化中,宇宙初创的龙王大神 (Naga),而国王与蛇精的结合,恰好可给予人民君权神授的观念。可以说明当时宗教、神话、政治上不可分离的时代背景。

根据周达观《真腊风土记》:其内中金塔,国主夜则卧其上。土人皆谓塔之中有九头蛇精,乃一国之土地主也,系女身。每夜则见国主,则先与之同寝交媾,虽其妻亦不敢入。二鼔乃出,方可与妻妾同睡。若此精一夜不见,则番王死期至矣;若番王一夜不往,则必获灾祸。

空中宫殿虽然名为宫殿,实际并非王宫。王宫在空中宫殿东北约二百米处,因是木建筑现已无存。据宋代、元代典籍记载,王宫极为壮丽,镶金墙壁,地铺银砖,王宫的大柱都雕刻佛像,国王的五香宝座镶嵌七色宝石。

空中宫殿建筑是三层长方形重叠加高金字塔造型,东西长35公尺,南北28公尺,12公尺高,因为角度的关系所以十分陡峭。


须弥台由红土砖块垒成,第一层台基长约35米宽约28米高4.6米,第二层台基长约30米宽约23米高4.4米,第三层台基长约25米宽约19米高3.2,总高度16米。

须弥山四边正中,各有陡峭的台阶连通上层,有一面还有简易扶栏,但阶幅很小,阶梯旁和各个角落有石狮和大象作护卫。最高层的须弥台周边有一道现已不完整的画廊。空中宫殿顶层须弥台中央,原有金宝塔一座,现已不复存在。


从考古证据上显示现今这座空中宫殿 (Phimeanakas),以砂岩为建材的结构,是后来在原有的下方三阶层用红砖及红土 (Laterite) 制成的构造上加建的,这座建筑从建造完成的11世纪起至16世纪,似乎被用作各种不同用途,却一直没被废弃。

高棉建筑艺术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空中宫殿虽然不如吴哥窟保存完整和出名,但在仍然是高棉建筑艺术的发展史的重要里程碑。它是吴哥寺的前身,它包含着吴哥窟建筑艺术中几项原素,须弥山,中心宝塔,画廊,庙门阁。


空中宫殿与吴哥寺是三层须弥山式寺庙相同,但空中宫殿的须弥山范围小又陡峭。“画廊”──是吴哥建筑艺术特征之一。在空中宫殿中,画廊是单檐结构,但廊顶比较矮,以一个包围须弥台基四周的回廊形式出现。小吴哥寺将空中宫殿画廊发扬光大,则多加一层回廊,成为高大的双重檐建筑。

空中宫殿的风格多方面受到印度文化的影响,须弥山造型来自印度神话,真腊国人奉蛇神那伽为神灵,在吴哥城处处可见多头蛇的造型。空中宫殿虽没有多头蛇的造型,却留下国王与化为女身的蛇神夜夜共眠的传说。虽是传说但与中国古代“真龙天子”之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相关新闻
周达观《真腊风土记》笔下的吴哥王朝
真腊古国:真腊风土吴哥今与昔
真腊古国:高棉建筑艺术顶峰 吴哥(上)
真腊古国:高棉建筑艺术顶峰 吴哥(下)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