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惊魂”式中央决定 官评被耻笑

【大纪元2012年04月11日讯】大陆央视CCTV周二晚间新闻联播,收视率一定破记录,在令所有观众失望之后,央视又于4个小时之后上演一场“午夜惊魂”。德媒对此新闻处理方式,提出质问:中共高层屡屡产生恶性事件的根源与土壤何在?

德国之声中文网报导,4月10日夜半11点,在王立军事件爆发两个多月、薄熙来倒掉几近一个月之后,中央终于羞羞答答、犹抱琵琶半遮面地对外宣布了对薄熙来的处理决定。这么大的一个政治事件,放在午夜到来,不少人已经入睡了的新闻节目中播出,在中共新闻史上,恐怕只有文革夜半三更传达毛泽东的最新最高指示可比。有网友把这次的中央决定戏称为“午夜惊魂”。

而这样的处理方式,不能不让人评说。

“谣言”成为预言

报道说,两周前官方天天连篇累牍要清理、甚至用抓人封网的方式来杜绝的谣言、流言、杂音、噪音,其关键情节,却被中共中央自己的决定所证实了。也就是称薄熙来及其妻子谷开来涉嫌尼尔.海伍德之死的刑事案件。不仅如此,甚至连薄瓜瓜也涉嫌其中。

所以,中央决定一经播出,网友大哗,谣言变成了现实,杂音变成了正音,造谣的敌对势力成了中央决定的预言家,这对中共当局真是一个莫大的反讽,有人一句道破,谣言就是遥言,是遥遥领先之预言。由此可见,一个信息不透明、凡事暗箱操作的政府,本身就是一个产生和制造谣言的源头。

处置手法是对抗信息社会

报导说,信息公开的途径依旧老套,难以让人信服。因为4月10日这一天,北京就像前几次一样有人暗中传言,今天要有重大新闻,到了下午快下班时间,忽然召开各机关单位副处级以上的党员干部紧急会议,传达中央关于薄熙来的决定。并且要求于夜里10点钟之前,传达到每一个副处级的干部,好让中共的中高层干部对夜里11点的新闻有一个精神准备。这种“先干部、后群众;先党内、后党外”的处置重大事件的手法,中共已经沿袭了几十年了,记得林彪一案如此,陈希同一案如此,陈良宇一案也是如此,到了中国上下、妇孺老少早已经洞晓其奸的薄熙来一案,又是如此。

在一个如新闻联播前天还在妄称“先干部、后群众;先党内、后党外”的信息化社会里,这样的处置模式与手法,不仅太老套、太过时,还能让普通人对新闻的真实度产生疑问、大打折扣。

官评被无情耻笑

报导还说,人民日报“坚决拥护中共中央的正确决定”的评论员文章,更是率由旧章、老套重弹的陈词滥调,前两任的政治局委员陈希同、陈良宇垮台后,就是这一套话语。

10号深夜,有网友看了新闻后,就模仿人民日报评论员 “谣诼”一篇,居然与次日凌晨见报的正品真货相去无几。最可笑的,网友讽刺当局一向大言不惭的用语,与评论员的结论“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不容践踏。不论涉及到谁、职位多高,只要触犯党纪国法,都要严肃处理、决不姑息。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党内不允许有凌驾法律之上的特殊党员,任何人都不能干扰法律的实施,任何犯了法的人都不能逍遥法外”竟然同出一辙。

中央决定难以向人民交代

最关键的,也是中共最高当局应当对人民交代的,这样的人与事,为什么在中共高层能一犯再犯,而且登峰造极,越演越烈?如果没有王立军美国的大使馆的惊天爆料,这样的人与事很有可能就不了了之,永远掩盖下去。这个政权到底有没有一个真正的监督机制?而中共高层屡屡产生这些恶性事件的根源与土壤又在哪里?

报道说,中共天天喊着“五不搞”,这也不让老百姓搞,那也不让老百姓搞,为什么自己就可以杀人越货地恣意乱搞?在“唱红打黑”和其他冠冕堂皇的口号之下,还隐藏和掩盖着多少黑幕与丑恶?

(责任编辑:孙芸)

相关新闻
毛左各代表人物反扑攻击胡温  茅于轼点穴
存中剑:政变,欲盖弥彰
胡锦涛抵韩国 政法委核心被“扣”北京 断周永康警权
从封网辟谣看民间传媒力量(1)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