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思清韵教学随笔】用善心做善事

晨思
font print 人气: 5
【字号】    
   标签: tags:

今天去一年级上课时,想到前一天的课间,孩子们都满怀热情的争着要帮忙整理书本,结果将书抢破的那一幕,于是,很想对小朋友深入的讲讲,怎样做才是善良孩子的行为表现。

当上课铃声响起后,我问孩子们:“哪位同学说一说,你认为,什么是善良?” 小朋友们纷纷回答, “爱帮助别人!”听见那位总是特别热心、抢着拿书的林林同学这个答案,我告诉他们,善良,首先要考虑别人的感受。同学们都愿意帮老师,那我们就可以一起分担,更不要争抢。然后,我将手里被孩子们抢坏的一本音乐书举起来,让他们看,引导他们思索。为什么要抢书呢?自己愿意帮老师做事情,就包揽过来,不让任何小朋友做,这是善良吗?大家摇头。“那样做不是善良,是自私。善良的孩子会先考虑别人的感受!”我语重心长的说道。

看到孩子们都在认真聆听,我接着讲,老师不会责怪哪位同学把书弄坏了,但今后我们要懂得,在做事前要首先考虑对方的感受和心情,还要心细,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这时教室里静静的,没有小朋友再七嘴八舌的说什么。

要心地善良,做一个认真、善良懂得忍耐的孩子,才是好孩子。我总是习惯在课堂上这样教育学生。但是,让每位学生把善言、善行融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更需要教师悉心引领,教他们学习如何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想、去体察,学会抑制自己的冲动、欲望,用理智去主宰自己的行为。以善心做善事,成为一个善解人意、聪慧的孩子。不然,好心却有可能做了坏事。

如此,小朋友们才能拥有一颗纯净的心,才能更深入的领会和体悟到善良的真正涵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国的古老典籍《乐记》曰:“德者, 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 ” 研习中国传统文化是我音乐教育教学探索之路的一个重要的转捩点。
  • 下课铃响了,我在讲桌上整理着一摞书,准备一会儿回办公室。这时候,有的男生已跑到教室门口想出去玩。只听几个声音同时喊道:“让老师先走!”我微笑的看着门口那几个孩子,他们想出门却没走,规规矩矩的站在一旁等着我。
  • 这些年来,教过许多让所有同事们都头疼的“问题”学生,实践证明,在我每节课不间断的称赞和鼓励下,所谓有问题的孩子们都产生了神奇的转变,逆反的孩子变得遵守纪律,温顺、可人;懒惰、散漫的孩子主动跑到音乐教室,帮忙擦玻璃;调皮捣蛋的男生能够上课时主动帮老师维持课堂秩序等等。
  • 岁末年终,盘点这一年的教学工作,平凡、平淡和琐碎之中,因“经典吟唱”而抹上了些许的亮色。
  • 聊到家家户户过年都要贴福字、挂春联,我告诉孩子们,那是为了迎神祈福,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吉祥好运。最后,我对他们说,我们要想真正得到幸福,要首先从内心之中改变,做一个真诚、善良、宽容的人,这样才能得到神佛的护佑。
  • 通过阅读传统文化经典和历史故事,我愈来愈深的体验到,教育学生首先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身为师者,在课堂内外都要以同情心去尊重关怀学生的处境,努力做到谨言慎行,不仅要“怡吾色,柔吾声”,还要对其严格要求。这样就能不失教师的威仪,更能令学生心悦诚服。
  • 清晨,迎着东升的旭阳走进青青校园,心情亦如春日的阳光,灿烂而明媚。用心上好每一节课,我在心里常默默告诫自己......
  • 回首数载的教学生涯里,曾迷失在孩子成绩与教学付出的计量天秤里,失衡的可不仅是度量意义上的砝码,而是师生间双向沟通的和谐……
  • 屏东县竹田国中在高雄中北扶轮社赞助下,开展读报教育。不仅提升偏乡学子阅读能力、开拓国际视野,去年国中会考,竹田国中更是创下佳绩,全校毕业生62%考取屏东中学及屏东女中,录取率全县第一。3月21日,竹田国中举办成果分享及读报教育比赛颁奖。
  • 仰望中华五千年文明,我感到谦卑和渺小。同时,能够和青年学生一起探索和欣赏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之美,我深感荣幸。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