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家:银河系存在1千亿颗行星

人气 3
标签: ,

【大纪元2013年01月07日讯】(大纪元记者王明编译报导)一项最新研究表明,银河系中至少有1千亿颗行星,甚至可能还更多。另外,天文学家也发现了行星形成的秘密,经由对开普勒-32系统行星的研究,行星系统最初形成时离恒星很远,随着时间推移,才与恒星拉近。

MSNBC新闻网报导,该研究主要作者、加州理工学院的乔纳森.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在声明中说:“如果仔细想想,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基本上,这是以每个恒星有1颗行星做为计算基础。”

斯威夫特和同事们经由研究距离地球约915光年,并具有5个行星的系统–开普勒-32(Kepler-32),做出上述的估计。

开普勒-32行星系统绕行一个M型红矮星,该类恒星较太阳小,温度也较低。研究人员表示,M型红矮星是银河系中最常见的恒星,估算1千亿颗的恒星中,75%左右属于M型红矮星。

开普勒-32行星揭行星形成秘密

此外,这5个行星构成的开普勒-32的系统,大小与地球相似,且运行的轨道相当靠近恒星。科学家们说,开普勒-32系统应该是银河系之中,行星系统的代表。

加州理工学院另一位研究合著者约翰.强森(John Johnson)说:“我平时尽量不把事物描述成埃及的‘罗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s)。而人类一直不了解行星形成的过程,但经由对开普勒-32系统的研究,就像罗塞塔石碑的例子,揭开了行星形成的秘密。”罗塞塔石碑是语言家运用石碑上的3种文字,破解了古埃及象形文字的线索。

唯有行星朝向开普勒望远镜的方向运行时,方能观察到此行星,否则,望眼镜将因行星横越恒星,恒星光线减弱无法观察。因此,研究人员计算银河系中M型红矮星系统都具有相同取向的概率,然后结合著像开普勒-32这种能够观察到的行星系统,估计系外行星的数量为1千亿颗。

该小组仅考虑M型红矮星的行星,并不包括此类恒星系统以外的行星。斯威夫特说,银河系实际行星数量比上述保守的估计数量还要多,若以每个恒星有两个行星为计算基础,总共约有2千亿个行星。

新的分析证实了5个开普勒-32行星其中的3个,其他两个先前已被证实。开普勒-32行星的直径,介于地球0.8到2.7倍不等,且所有行星绕行恒星轨道,距离恒星的距离都在1,000万英里以内。而地球绕太阳的平均距离为9,300万英里。

由于开普勒-32的恒星比太阳小,亮度更暗,5大行星可能不会像更小轨道的行星般热气腾腾。事实上,最外层位置的行星,是有利于生物存在的适居带(Habitable zone),在此范围内行星系统可能存在液态水。

行星系统远距形成 再逐渐靠近恒星

研究人员说,开普勒-32系统行星最初形成时,离恒星很远,随着时间推移,才与恒星拉近。

有几项证据可以说明这个结论。例如,研究小组估计,开普勒-32的5个行星合在一起,质量和三个木星一般大小。研究人员说,不过模型表明,这些大量的气体和尘埃无法挤压在目前狭小的行星轨道中。
强森说:“如果观察这个特殊行星系统的细节,就一定会得出行星是在更远的位置形成,之后才往恒星的中央移动。

这项最新研究发表在1月2日出版《天体物理学期刊》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中。

(责任编辑:张东光)

相关新闻
研究:银河系中心或能形成行星
巨大气晕覆盖银河系 或解“重子”之谜
巨型热气晕包裹银河系直径达数十万光年
银河系中发现新黑洞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