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桑迪飓风一周年 社区机构推防灾教育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3年10月28日讯】(大纪元记者蔡溶纽约报导)在桑迪飓风一周年之际,中华公所、大学陆邻之家、美国红十字会、纽约探访护士服务10月26日在中华公所举办免费备灾讲座(Preparedness Event),帮助居民掌握应对各种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办法,吸引众多民众参加。

红十字会代表指导民众,从现在开始作好应急准备的三条措施:准备一个急救包、制定计划、以及获取相关资讯。当灾难发生时,事先准备好的应急物品工具和一份妥当的计划将成为你逃生的关键。

一个在危急关头靠得住的逃生背包至少要包括如下物品:若干小瓶水和不易变质的食品;电池供电(或手摇式)的收音机和手电筒;剪刀和绷带;身份证、居住证明、保险单、紧急联系卡等重要文件的影印本,存放在防水的容器内;医生处方(药品名称、用量、医生姓名及电话号码);用于呼救的哨子;银色薄型毯(保暖毯);汽车房子的第二套钥匙;小面额现金;卫生用品等。精心准备的物品放于结实的容器内,份量至少能供应灾难自救的72小时。

不管发生家庭火灾、电力中断、飓风还是恐怖袭击,提前做好准备能在灾难发生时带来很大的帮助,而自救计划则要考虑到各种类型的情况,比如手机打不通,紧急出口在哪里,撤离路线等,才不至于让一些小的意外酿成大困难。

灾难时,本地电话(手机网路)可能会瘫痪,然而因为长途电话有众多路由,拨打外地电话往往比本地电话容易,外地联系人可以是亲友间的联络人,这是一个重要概念。另外,大规模灾难中,当地的学校通常成为避难所,因此熟知社区的应急预案,了解本地紧急报警信息的播发渠道(电台频率等),有备无患是上策。

在桑迪飓风一周年之际,中华公所、大学陆邻之家、美国红十字会、纽约探访护士服务10月26日在中华公所举办免费备灾讲座,最后免费发放300个急救包和100个红十字会的救急安全套件,均为应对紧急灾难而备。(摄影:蔡溶/大纪元)

当天还有现场抽奖手摇收音机(无需电池,可手摇充电)及手机充电器,最后免费发放300个急救包和100个红十字会的救急安全套件,均为应对紧急灾难而备。

(责任编辑:季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