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桑迪飓风回顾系列之一

风暴余悸 一年前现场回顾

人气: 36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3年11月02日讯】【编者按】2012年10月29日,纽约遭到超级飓风“桑迪”的袭击,部分地区断水、断电,损失惨重。一年后的今天,纽约恢复了多少?人们从灾害中学到什么?从今天开始,我们将陆续刊出系列回顾文章,助读者温故知新,未雨绸缪。

(大纪元记者莫桂英纽约报导)2012年10月,当纽约一些低洼地区的居民收拾行李离开的时候,他们以为自己很快就会回来。对居住在洪水A区的居民来说,对撤离命令已经很熟悉了,他们曾经在2011年8月因为艾琳飓风而撤离到高地。

这个城市在艾琳的狂飙之下曾毫发无损,这让居民们在超级风暴桑迪到来之时根本就不急迫收拾包袱离开,记者、天气预报员、市政府官员们不断的告诫市民:赶快从危险地区撤离,这场风暴非比寻常。10月28日风暴袭击前一天,市长彭博在已征用为临时避难所的苏域柏高中再次通报飓风情况,“如果你们不撤离,你们不仅危及自己的生命,也将危及急救人员的生命,这是严重又危险的暴风雨!”

市长已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资源准备迎战这场外号叫做“怪风”(Franken)的风暴,Franken一词来自恐怖电影《Frankenstein》(译名《科学怪人》),这个外号不仅因为风暴的时间点恰在万圣节前几天,还因为月圆效应,受最高潮汐的影响,一股强大的冷锋将和飓风汇合,为灾情推波助澜。

纽约市当时开放了76个避难所,大部分都设在学校,健身馆里也放置了成排的折叠床,没有婴儿床,但是有提供宠物纸箱。

纽约地铁系统关闭,入口处围上了木栏和沙袋。MTA(大都会运输局)使用了5英尺高的充气水囊来保护地铁隧道。“这是专为这个百年一遇的风暴设计的。”MTA发言人Zambuto在风暴前一天告诉大纪元记者,他认为地面上的下水道口能够处理大容积的水,而这些充气水囊足以处理那些地铁口的进水。

飓风引起的海水倒灌淹没了全市范围内的多处隧道和地铁车站。1线地铁South Ferry 站用了近一年的时间才恢复使用。 (MTA提供)

学生们被通知守在家里,纽约证券交易所关闭,911和311热线增加了人手,更多的警察和消防队员随时待命。商家们用木板封住他们的窗户,有一些还在木板上写着:“桑迪走开!”

2012年10月29日,这场世纪风暴登陆纽约。

尽管做足了所有准备,几乎没有坚不可摧的路障可以阻止这个14英尺高的水墙。在4个小时之内,这个城市的街道和建筑们就沉浸在近代从未见过的水位中,在纽约这个美国最具标志性的城市,水淹到了膝盖。

皇后区: 目击大水灌进家里

那个风暴之夜尽管每个人有不同的体验,但那些选择留守在受风暴冲击最厉害地方的人,永远忘不了目击大水冲击他们居家的恐怖。

毕加尼(George Biaggini)全家29日(周一)整天都在收听新闻,知道要发洪水。他和他在皇后区洛克威海滩145街(Rockaway Beach 145 Street)的大部分邻居一样,待在家里眼看风暴的到来。那一夜,当海水灌进他牧场风格的房子时,他所能想到的就是如何把他的妻子和5岁的女儿送到外面安全的地方去。

在桑迪飓风后,2013年1月16日的洛克威(Rockaway)社区。 (摄影:鲍蜜儿/大纪元)

毕加尼回忆说:“后门被风吹开,然后水就进来了,浪头很大。”他们去了75岁老邻居的家里,那儿水最终也淹到了脖子,毕加尼不得不把他的女儿举过头才把她安全的送出去。

体态微胖的毕加尼说:“我的大肚子派上了用场,因为它能让我站着地上。有一次我差点滑倒了,我的女儿就在惊叫:‘哦,哦,爸爸!’”

他回忆说:“那晚我无法入睡。到凌晨4点时候,我朝窗外看去,我就在想:这是一场电影,外面有个湖。”

曼哈顿下城: 五分钟淹没一楼

与此同时,西村威斯贝斯艺术村(Westbeth Artists’Housing)的管理员塞利(Todd Salley)在他所管理大楼的迷宫般的地下室走廊里,不停寻找是否还有艺术家没有撤离,那里安置了70位艺术家的工作室。他听到响亮的爆裂声。塞利说:“听起来像爆炸,实际上是水在冲击墙面。我们赶紧跑。”当他看到水在五分钟内淹没了一楼的电梯时,不会游泳的塞利说他“吓坏了”。

史丹登岛: 一声巨响 海水卷走金属门

居住在史丹登岛New Dorp海滩的麦格拉思(Deirdre Young-McGrath)和她的丈夫及女儿,买了一台发电机和一些其他物资以期度过难关。

当风开始大起来的时候,麦格拉思正开着她的车,当办完事开车返回时,她才意识到海水在涨高。一回到家,街上的水已有齐踝深。她到地下室发现地下室的地面是干的。然后,她上楼去调查滴水的噪声,这时,她听到一声巨响。

2013年10月15日,居住在史丹登岛New Dorp海滩的麦格拉思站在家门前。(摄影:潘艾文/大纪元)

“就像一个变压器爆炸,海水把地下室的金属门卷走了。”麦格拉思说。恐慌接踵而至,麦格拉思冲上楼收拾她的包、丈夫的T恤和药。

她的丈夫带着家里的狗先开车离开,麦格拉思离开前试图说服她街对面的邻居撤离。但是那家邻居家里有太多的人与宠物,没办法离开。

康尼岛: 海水倒灌在街头

在康尼岛一个政府楼里,罗德里格斯(Vincent Rodriguez)是少数没有撤离的人中的一个。他选择了用木板加固窗户来度过风暴。到了半夜,罗德里格斯醒来对情况进行评估。

“我下到二楼,一楼的大厅全被水淹了,我看到海水倒灌在街头,人们在惊慌中试图停好自己的车,一片混乱。”罗德里格斯说。

消防员们抢救没有听从市长警告撤离的那些人。有些人很幸运,有些人则没有这么幸运。纽约市有43人死于桑迪飓风,几乎都是溺水。

布碌崙华人: 一家在黑暗中奋战

布碌崙高顿参议员的华人助理何静儿说:“2012年10月29日下午6点停电,我摸黑做饭,晚8时吃烛光晚餐,才10分钟,原本人声嘈杂的街上突然静下来,我出门一看:海滩水倒灌,黑色的水从低水位的渠口涌出来,大水滔滔涌入地下室和地面的车库,而对面的公园已变成黑色海洋。”

何静儿一家在黑暗中奋战,拚命的用桶舀水往马桶中倒,也不知道是否这些冲下水道的水会从外面的渠口倒灌再回来,造成一个徒劳无效的循环?半夜1时,她家泼走了一千桶水,水位仍旧一样高,她决定放弃清理水患,上楼洗澡睡觉。

何静儿的丈夫泡在水中独自作战,他在烛光中一直工作到半夜4时多,突然想起来拍照留证,可是忙乱倦极间拍的照片没检查,事后发现他只拍到自己的脚趾和照相机的吊绳!

“我们设立华人热线(917-703-8880),本来是为有困难的华人解决问题,但在这事上,我反而得到帮助,义工们都愿意帮忙,我很感激他们。”何静儿说。

30日早上他们到五金店,发现发电机、水泵、沙包、电池、消毒水、漂白水都没有了。又回头继续徒手泼水,这时装修工人及义工都过来帮助了,所有工作人员忙碌之间亦井然有序,10时多电力恢复,大家合力泼水,大约抬走二千桶水,水终于抽走。

“我们设立华人热线(917-703-8880),本来是为有困难的华人解决问题,但在这事上,我反而得到帮助,义工们都愿意帮忙,我很感激他们。”何静儿说。

风暴在继续 灾区如战区

海水超过上东城14街附近的海堤,突破了12英尺高的墙,造成爱迪生电力站爆炸,曼哈顿下城顿时陷于黑暗中。

深夜,上涨的海水冲破了173海洋大道的电气系统。在皇后区的Breezy Point,有一户人家发生了火灾,但是消防员因风暴接近顶峰无法回应。在强风的推动下,大火烧了大约10小时,造成126所房屋被毁,22人受伤。其中部分房屋是当晚值班保护这个城市的消防队员和警察的。第二天早上,市长调查现场时说,这里就像是一个战区。

(责任编辑:艾瑞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