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错账? 专家:25美元以下好说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2013年02月15日讯】(大纪元记者海宁编译报导)如果您曾经向借记卡或者信用卡公司提出争议性款项,您就会知道这种投诉是一种有力武器。

根据《纽约时报》报导,一般发卡机构会在零售商或服务业者和您之间选择站在您一边,把您的钱暂时拨回您的银行账号,然后开始调查。这基本上就是要求零售商或服务业者自证清白。

对您来说,信用卡争议可能只是迟早的事。我们这个世界上,您无法用现金在飞机上买鸡尾酒;任何人都可以在自己的智能手机上安装一个读卡机接受他人的信用卡付款。差错是一定会发生的。

同时,很多网上企业依赖重复性自动订购收入。差错在所难免。商家可能会传给您这样的讯息:不知为何我们未能终止您的订购服务;我们又忘记了;对了,您见到下一份账单时才能完成。对不起!

自1975年信用卡公平记账法实施以来,您就有权利纠正这些错误。该法规定发卡机构必须设立一定程序,让用户可以质疑未授权的收费、账目错误和争议性交易,包括用户没收到货物或者服务,以及卖方未按照您指定的方式交付。

这给卖方制造了难题。很多人装作他们未收到邮寄的产品然后提起提起信用卡争议,并期望发卡机构无法发现他们的欺骗行为。

合法的抱怨和误解也会产生问题。截止至2012年9月30日的12个月里,威士卡(Visa)在美国处理了价值2.07万亿美元的交易。持卡人对其中的0.037%的交易提出了争议,这相当于金额7.7亿美元的交易受到调查。万事达卡说,在世界范围内争议交易所占比例为0.05%,其发卡机构今年将处理一千五百万件有争议的交易。其中几百万件投诉是彻底的欺诈,但威士卡和万事达卡皆不愿透露具体的比例。高德纳咨询公司分析师李檀(Avivah Litan)估计,欺诈投诉的比例大概占20%。

正当的投诉需要大量的人工。每次持卡人提起争议时,发卡银行必须去调查,需要联系卖方并等待答复,包括收据和其他文件。

卖方也必须拿出时间应对每一起投诉,并必须缴纳一次性的费用。如果投诉太频繁,它们则须缴纳更高额费用来保留使用权。否则它们就不能再继续接受该信用卡。

根据First Annapolis咨询公司2010年的估计,对银行而言,每起投诉的实际成本是十到四十美元。咨询师瑞瑟说,如果争议金额小于一定数额,发卡银行不会去联系卖方,而是直接赔付争议金额给客户。

每家银行的最小金额各不相同,但平均在25美元左右。根据2009年美国政府审计署(GAO)的报告,一些大零售店采用类似的策略。即使发卡银行联系卖方,卖方也不会去调查投诉,而是赔付争议金额给客户。该报告未透露最小金额是多少,也无法透露是哪些零售商。

所以基本上,如果金额低于25美元,消费者可以轻易地投诉任何商品,而无需担忧卖方的纠缠。但是频繁的争议会造成将来的成本升高,一些卖方誓言每一起投诉都要调查到底。有些卖方雇用了咨询师,为他们的调查提供协助。Chargebacks911.com网站的共同创办人伊顿卡顿(Monica Eaton-Cardone)和她的商业客户协同工作,降低它们的投诉率,缓解或者消除它们同信用卡联盟间的摩擦。

如果投诉率继续居高不下,她面临着无法再接受信用卡的风险。她认识到了销售过程中的一个基本问题:超过70%的买家从未联系过她这个卖家,而是直接向发卡银行提起争议。

伊顿卡顿说:“如果您去银行网站,您会看到‘对这一交易提起争议’的按键。它不会告诉您这会伤害到卖方,会增加这个卖家的服务价格。它只告诉您银行这里有一个取消您订购服务的捷径,您会接到退款!如果您不想付您的账单,点这个按键就好了!”她并不责备消费者。他们只是在他们的银行提示下行动。但是如果卖方不去反击就给消费者和发卡机构传递了错误信息。她说:“直接赔付等于告诉他们,提起争议变成了实打实的生财之道,没人会问您一个问题。”

这个行动有多大的效果不得而知。您如果认为提起信用卡争议属于自由竞争,不会有人责怪您。毕竟,有些服务提供商直接使用恐吓的办法来降低他们的争议率。

网上服装零售店“魔法衣”(Enchanted Attire)的东主明确指出:“您同意不对信用卡或者借记卡交易提起争议”,并且“如果您就某一次购买提起争议或者威胁提起争议,我们保留向我们选择的滥用争议者数据库报告这一事件并将您加入的权利。”

对了,“如果您出现在这种数据库里,您今后在我店或其他商店使用(所有)信用卡购物时将会变得更困难,或者根本不可能。”

一些搬家公司也这么做。首先,这违反了威士卡和万事达卡的规定。其次,专家们并不知道有这样允许商家自行加入,并允许其他商家使用的数据库。“魔法衣”则不予置评。

商家不应该用恐吓的办法来让我们来守规矩。杰弗林战略和研究公司(Javelin Strategy
and Research)总裁范达克(Jim Van Dyke)有一个简单的框架,让人们能够使用争议这一武器并受益,但却不超出正当的范围。他说:“消费者应该诚实对待商家,全心全意争取把事情做对。但如果商家不尽心尽力,消费者应该采取下一步,不再光顾那个商家。”

(责任编辑:张东光)

相关新闻
什么是信用卡余额代偿?
不收信用卡  游梵蒂冈请带现金
慎用“一两年内无利息”信用卡
信用卡遭盗用  欧盟损很大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