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电:前景坏背高债 造船公司熔盛持续扩张

【大纪元2013年02月20日讯】(大纪元记者张东光编译报导)在造船景气持续恶化下,于香港挂牌的中国熔盛重工集团控股公司2012年财报料将呈现亏损,但其负债高达45亿美元,是3年前的6倍。

《华尔街日报》报导,该公司创办人兼执行长陈强却毫不畏惧地表示要维持员工人数,还计划在全球广招人才来赢取离岸能源探钻所需船运的新增订单。他宣称,新业务将在未来3~5年内占公司订单的一半。但对于沉重的负债和国营银行的债主们,陈强则说,“政府会支持我们,因为他们看到了一个光明的远景。”

据财报资料,熔盛重工2012年上半年现金净流出近30亿人民币,但却获得了6.72亿人民币的政府补贴。去年八月,麦格理证券分析师在报告中说,若没有“来自银行的贷款强力支持”,该公司的前景堪忧。

此外,船运业景气持续看坏。据追踪造船成本的波罗的海指数(Baltic Exchange Dry Index)显示,自2008年8月创下11,793点历史新高后,近期已跌到2012年2月的低点647点,距离1986年7月的历史低点554点相去不远。另据2012年半年报资料,熔盛重工的新增造船订单是两艘,合约金额5,560万美元,较一年前的24艘和10亿美元大幅下降。

熔盛重工对地方政府相当重要,根据资料显示,其母公司江苏熔盛重工集团在2010年缴给如皋市政府的税超过其它七大企业的总合。但从熔盛重工的财报中不难发现,它接受政府补贴的金额往往超过所缴的税,即使在景气好时也不例外。

过去两年来,中国银行等放款业者已提供数千亿美元的放款给中企公司,好让他们撑过国内外的景气寒冬。渣打银行分析师估计,在2012年底,中国的企业负债总额已高达GDP的128%,高于2009年底的101%。国际清算银行在2011年的研究报告中曾指出,中国企业的负债若超过GDP的90%,将拖累中国的经济成长。

部分经济学家担心,一旦企业倒债,中国金融体系的坏帐负担会更加沉重,可能对中国经济造成严重冲击,还可能促使濒临破产的企业间整并,进而导致工作机会流失,造成社会动荡,迫使中共领导人对企业纾困。

另一方面,分析师也担心,中共当局对困难企业的纾困很可能加速全球产能过剩的恶化,让造船、太阳能面板等产业的景气复苏时间拖长。

中国航运巨擘中国远洋控股公司(China Cosco Holdings)2011年大亏,2012年也料将同样大亏,去年11月在国营的中国银行背书保证后,其10亿美元的公司债才得以顺利发行。

中国民间智库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2011年一份报告指出,若将政府支持的廉价贷款、无租金土地和直接补贴扣除后,国营企业在2001~2009年间是没有获利的。许多像熔盛重工这样被地方政府看重的民间企业,也能从银行取得类似国营企业的贷款。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张维迎表示:“就目前而言,在中国经商仍然需要特权,而不是一个权利,”他认为政府的财务补贴不能无限制的支持无法获利的企业,“地方政府将面临一个非常大的预算问题。他们的开支早就是一个问题了。”

(责任编辑:毕儒宗)

相关新闻
造船业汇率损失大 中船将改半美元半台币接单
中共发展造船业真正野心-攻打台湾
人民币升值中国造船业损失逾20亿美元
中国企业掀裁员风暴  三一集团减1.6万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