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涟漪:广电总局与好莱坞 究竟谁同化谁

李涟漪

人气 7

【大纪元2013年03月01日讯】众所周知,好莱坞对电影有着一套成熟的商业文化运作模式。电影在好莱坞,是一条“欲望的生产生和满足”的文化流水线。在多年摸打滚爬的历练中,好莱坞掌握了一套“勾兑”大片、名片和“奥斯卡”影片的酿造秘方,就像可口可乐神秘的“7X”秘方一样,它能使普通的碳酸水与众不同、身价倍增,它能“化腐朽为神奇”,化平淡为“可口”和“可乐”。

虽然好莱坞的这个配方是个高度机密,但里面至少含有这样一些基本元素:欲望、爱情、自由、正义、神话和美国梦等等,这些我们在几乎每一部好莱坞大片里都能找到。事实上,这个神秘的配方才是好莱坞的核心竞争力,才是它作为全球“梦工厂”和“印钞机”的最大源泉。

凭借着这样的核心竞争力,好莱坞成就了一个又一个现代的传奇。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迅猛推进和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元文化交融沟通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观众的接受心理和偏好也随之多元化。好莱坞追求欲望和利润的痴心脚步已经越来越追不上观众猎奇的翅膀了,他们渴望有更新颖、更奇异的视觉体验来刷新自己的艺术期待,满足自己高企划的审美预期。他们急切的需要世界题材来踏勘和拓展自己的文化影响力和经济盈利能力的新边疆。现在,这只文化大鳄开始向世界张开了大口,在世界各国开设“罐装分厂”,开始梦想攫取最大限度的利润——这样的运作策略和可口可乐、麦当劳、肯德基等跨国公司有着惊人的相似。

那么作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的中国,无疑会成为好莱坞片商最炙手可热的经营对象,所以近年来好莱坞电影中添加中国元素,甚至直接签约中国一线大牌明星加盟或客串好莱坞影片的现象屡屡出现,为了吸引广大中国观众的眼球可谓绞尽脑汁。但是另一个尖锐的问题便避而不及的随之出现,好莱坞电影的主线即美国一向标榜的表达自由、权利、宗教、人性至上以及直白宣扬美国国际地位的种种理念,在意识形态上与当下的中国政治形势产生了强烈的对峙。

那么电影基于一种最直观的艺术表现形式,对于长期处于思想束缚态下的中国人来说,无疑是这些爱好电影的群体接受所谓先进西方文化领域的一种最快最便捷的途径,这就让一直以来对中国人思想进行严格掌控的中共当局如芒刺在背。于是,中国广电总局的介入给疯狂拓展国际市场的好莱坞电影布下了一个无法抗拒的过滤器。

不少西方媒体批评好莱坞为拓宽中国市场不惜讨好中共、向广电总局低头的行为,严重影响好莱坞的国际品牌价值以及作为电影界龙头老大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并且好莱坞进入中国市场的趋势已经在向广电总局制定的播出标准靠拢。

《木乃伊3:龙帝之墓》(The Mummy Tomb of the Dragon Emperor)算是好莱坞与中资合拍的先驱。导演罗伯柯恩表示:“外国人要拍中国有关的电影,都会很敏感。”最近的例子是迪士尼预计今年4月底上档的《钢铁侠3》(Iron Man3),上个月在北京取景时就邀请广电总局的人员到场提供建议,力求保险。

而刚刚获得奥斯卡奖项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虽然遇上电检算是毫发无伤,但还是有句台词踢到铁板,就是少年Pi的父亲宣称“宗教是黑暗”(religion is darkness),在大陆上映时的翻译变成“社会很复杂”。李安表示:“担心触怒宗教界人士,他们修改了一下翻译。”

所以, 好莱坞很快就会发现,进军中国市场的关键不仅是在大陆发片,更重要的是要拍片,涉及到演员、剧情、场景等多方面因素。但是电影愈处理,中国就愈容易和当地的潜规则、变动的审查标准碰撞,那么好莱坞电影今后在向中国市场牟取经济利润的同时,如何权衡维持好莱坞在电影界一贯霸主的形象?亦或盲目占据中国市场而不惜拿出被中国广电总局“阉割”过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好莱坞大餐?至今仍无法定夺。

相关新闻
诸葛明阳:破坏文化颠覆传统的“翻拍风”
广电局下密令封杀 中共迫娱乐公司打压新唐人
广电总局封杀新唐人密件曝光 抄送610办公室
广电总局新6条限令 “敌我分明”民热讽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