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热钱涌动 中共货币政策陷两难

人气 4
标签:

【大纪元2013年05月15日讯】(大纪元记者高紫檀综述)今年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不断加码、人民币持续升值,与此同时,在中国经济低迷的情况下,外汇占款维持快速升势。种种迹像在专家看来,热钱已经瞄准中国,从相关数据分析,潜入规模不下万亿元。而在通胀预期及楼市调控之下,面对热钱,中共货币政策陷入两难。

人民币升值引发热钱流入猜想

中共官方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5月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1925元,较前一交易日大幅走高55个基点,连创汇改以来新高。就在上一个交易日,美元对人民币中间价报6.1980元,大幅升值103个基点,首次突破了6.2关口。

今年以来,人民币升值强劲,截至2013年5月,累计升值已近1.5%。尤其是4月份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已有10个交易日创出2005年汇改以来新高,升值达749个基点。而2012年全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仅升值146个基点。

而人民币升值的相关背景是,为刺激经济增长,世界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纷纷量化宽松。

进入5月,继澳大利亚央行7日降息后,8日韩国央行、波兰央行相继宣布下调基准利率。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直至最近才有退出的预期;此外,2日,欧洲央行决定将欧元区主导利率调降25个基点至0.5%的历史新低;日本计划在两年内,通过大规模购买日本国债的方式把注入经济的货币总量增加一倍,所购买国债的剩余期限也由之前的3年扩展至最长40年。

除发达经济体外,新兴经济体也竞相降息。5月3日,印度储备银行3日宣布回购利率下调了25个基点;泰国政府也正施压央行降息,以降低外资大举流入推高泰铢汇率的风险。

在专家们看来,上述情况表明,由于中国的“洼地效应”,热钱正持续流入中国,人民币升值压力巨大。

值得注意的是,最新中共官方公布的外汇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一季度,中国新增外汇占款1.2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并且数据显示,外汇占款已连续4个月增加。

业内通常以外汇占款来衡量热钱进出的规模,而通用的简单公式为:热钱=外汇占款-FDI(外来直接投资)-贸易差额来计算。据此推算,今年新增外汇占款已达2万亿元人民币。

中共货币政策陷两难

随着全球降息风潮来袭,在“洼地效应”下,人民币可能还会继续升值,中共央行是否跟着降息,已成为目前最艰难的选择。

专家认为,中共央行正面临两难选择。如果不降,将扩大中外利差,人民币进一步升值,套利热钱流入量扩大;如果降,则又面临通胀预期,甚至使房地产泡沫再度上涨,使新一轮调控彻底失败,此外,中国多产业产能过剩和畸形可能会更加严重。

相关媒体报导显示,中国外贸企业由于利润率低,人民币升值已令部分企业徘徊在生死线上。如果目前这种状态持续,人民币进一步升值,业界预计,一些外贸企业将会遭到致命打击,引发倒闭潮。

而降息导致的后果同样严重。目前中共超发货币令物价面临极大上涨趋势,最新数据显示,中国M2(广义货币)已经突破百万亿大关,与此同时,中国水、电、气、油等日常消费品不时传出涨价的消息。降息极可能令通胀危机浮出水面。

货币超发也令房价屡调屡涨。目前尽管中共新一轮房地产调控政策新《国五条》已经出台,但房价仍呈上涨趋势。而房价对利率一向非常敏感,中金公司在其研报中表示,如果现在降息,无疑将刺激房价进一步上升的预期。

最新的PPI(工业生产者物价指数)显示,PPI仍处于通缩状态。理论上讲,生产资料通缩理应采取降息来刺激需求,但近一年时间的PPI通缩充分反映了产能过剩的严重性,供给和需求的错配已经不是通过刺激需求的政策就可以解决,如果放松货币政策,甚至将导致经济畸形再度加重。

热钱掠夺 中国经济潜伏危机

逐利是热钱的本性,一旦失去博取利益的土壤或赚到可观的利润,敏感的热钱就会如潮水般而退,这将给所在国家的金融、经济造成影响甚至破坏性的恶果。而显然,在中国虚假贸易泛滥、地下钱庄大行其道的背景下,热钱进出并不艰难。

瑞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认为,尽管当前中国面临资本流入的局面,但有朝一日这种局面将可能逆转,资本大规模撤离对于中国脆弱的经济复苏显然是一个重大打击。

财经评论人叶檀著文表示:“人民币面临堰塞湖风险。经济无起色,货币却大幅升值,显然是投机者看准了人民币升值的前景放手一搏的结果,热钱来去飘忽,一旦获得收益可以很快离开,人民币就会从堰塞湖,变成四处漏水、底朝天的干湖。”

联络本文作者请发邮件到:[email protected]

(责任编辑:刘晓真)

相关新闻
中国三月份进出口数据荒诞 外媒质疑造假
大陆出口数据被曝造假 货物进出香港虚增贸易额
美联社:中国经济数据荒诞连爆意外 人人怀疑
泰促央行降息 遏热钱推升泰铢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