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国企被政府吸血 加速“僵尸”化

【大纪元2013年08月03日讯】李克强让审计署清查地方债后,8月3日,地方政府除利用信托公司借债度日外,利用地方国企吸血,导致企业“僵尸”化加速的手法又被曝光。

地方政府钱荒 从国企融资

从近期公布的地方国有企业上半年经营业绩显示,其利润比去年同期下降10.6%,而地方国有企业累计负债比去年增长17.9%。8月3日,中共官方媒体引用财政部财科所国有资本研究中心主任文宗瑜的话称,“地方国有企业的负债率一般都在70%以上,有的接近于85-90%,甚至也有已经接近100%了,就是说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资不抵债了。”

地方国资委官员表示,2010年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开始整顿,随之而来的是对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约束,以往地方政府的两大法宝,“土地”和“融资平台”都被迫“收缴”,造成很多政府公共项目开始被资金锁喉。

“于是一些地方政府将目光放在了一些效益较好的地方国有企业上。通常的做法是将一些地方国有企业的优质资产整合入一家平台,通过发企业债的形式来解决政府的融资需求,这正成为过去两年一些地市、县级融资的新选择。”他说。

地方国企“僵尸”化加快

在近期结束的海口市国资委举行的2013年上半年经营形势分析会上,海口市国资委官员介绍,“近两年地方政府通过国企的举债,已经透支了企业本身的融资能力,经济一下滑,对国有企业本身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就开始显现。”

上述地方国资委官员表示,当地公交集团由于政府补贴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导致公交行业收不抵支,该行业固定投资巨大,导致现金流严重不足;城投公司面临未开发土地清查收回的风险,同时保障房项目沉淀资金较大。资金问题成为市属国企发展的瓶颈问题。

海口的情况并非个案,摩根大通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朱海滨近期多次在多个场合强调,中国企业快速增长的债务负担已经成为影响中国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的关键因素,并提出应允许更多的企业该违约的就违约,该关闭的就关闭。

“按《破产法》,一些地方国有企业已资不抵债,应该进入到破产程序,但是地方政府不会让它轻易破产的。”文宗瑜说,“一方面是如果破产,银行债务要被追究责任,所以银行方面依然是借新还旧或者延长贷款期限;第二,这将涉及到地方的GDP,也会影响到职工的安置,毕竟地方国有企业是一个重要的就业载体。而且目前地方国企还涉及到很多三角债,相互担保,甚至还给一些民营企业担保,一个企业破产,会有一些连锁效应。”

“僵尸”国企是指那些没有办法继续经营,但是又不能破产的企业。“如果出现大量的‘僵尸’企业,不仅会对整个产能过剩行业调整的进展产生影响,而且也会影响金融体系下一步改革,要特别警惕这类国企的出现。”上述地方国资委官员称。

(责任编辑:方涵)

相关新闻
地方债或成中国经济最大定时炸弹
中共允地方发债券 学者:未来更留隐患
中国经济遭遇“定时炸弹” 传王岐山发狠话
中共官员应对地方债称继续举债5年加倍赚回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