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绝儿女大麻社交 父母态度最重要

font print 人气: 725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14年12月02日讯】(大纪元记者崇德慧温哥华报导)大麻在加拿大属于受管制物品,但青少年吸毒、贩毒问题却严重威胁着下一代的成长以致国家的未来发展,毒贩为谋取暴利不择手段,利用社会良心的流失,鼓吹“拜草风气”和“嗑草社交”,与家长、学校抢孩子,学生“只要进校园、交友就会面临大麻陷阱”已是公开的秘密。而在这场争夺未来的战争中,家长、学校、专家、司法怎样为正受危害的少年群体承担起社会责任,提供有效保护?

为此,本报采访了大温列治文市复康中心(Richmond Addiction Services,又译为戒除癖瘾服务中心)青年与家庭服务资深辅导员黄承斌(Benjamin Wong)。

美加大麻管制雪上加霜

11月上旬,美国佛罗里达州的药用大麻合法案遭到否决,不过华盛顿特区和俄纳岗州则步美国科罗拉多州和华盛顿州的后尘,对21岁以上成年人通过医疗和娱乐用大麻合法化。近年来,随着大麻生产的泛滥,一些国家对大麻的管制陷于被动——“大麻党”公开参加竞选,提倡将大麻合法化、合理化、正常化、生活化;还有的政客否认大麻是“入门毒品”;更有提倡大麻合法化者无视大麻作为另类止痛药的副作用,扩大了大麻仅限于爱滋病、丙型肝炎和化疗中严重癌症病人的医用范围,以淡化大麻泛滥的危害性。

其实此前美国对大麻的态度曾一路强硬,采取高压治理手段。但高压之下仍爆发不同程度的伤亡事件,例如前些年美国警方与黑帮包括与墨西哥毒枭持续发生的枪战火拼,曾令美国司法禁毒陷入两难境地。而近年,加拿大在对毒品的司法管制上也同样陷入了类似于美国经历过的两难境地。

温哥华社会相当部分人对于大麻合法化持质疑态度,未知是否安全可行。很多人对于将大麻非刑事化的“四柱方案”持反对态度。“四柱方案”由温哥华协议Vancouver Agreement、温哥华市政府、温哥华沿岸卫生局、卑诗省政府、加拿大卫生部、温哥华警察部门、四柱方案联盟成员及社区共同承托,以期实现将大麻交易活动由地下浮出水面,以有条例的公开管理方式减少帮派械斗和黑钱操作等更严重的社会问题。反对者认为该方案无异于为虎作伥。

毒贩中学校园捞金鼓吹“嗑草社交”

大麻在加拿大属于受管制物品,但提倡“开放”的思潮却给在校中学生带来了非常负面的影响。黄承斌着重分析了毒贩能够趁虚而入将大麻输入校园的三大原因:一,社会不良“拜草风气”的教唆鼓吹,朋友同学“嗑草社交”的薰染,“当今社会各种不良风气、不健康资讯在教唆和影响着孩子,与家长及学校抢孩子,令教育难度百上加斤”;二,青少年尚未形成完整、稳固的价值观,意志薄弱;三,毒贩耍手段令到学生获得大麻的管道顺畅——尽管警方花大力监管,但毒贩为钱驱动,瞄准并利用青少年喜欢尝试新鲜事物的好奇心理,在中学校园内营建贩毒渠道。

“做父母的必然会反对儿女吸大麻,但从年轻人角度看来吸大麻未必是一件坏事,因为他们一试之下会产生极端兴奋及快乐情绪,并且产生幻觉,比看电影会更有立体感,如置身其中。 这样他们就又多了一个借口可以不信任、不听从父母。”黄承斌介绍,有个华裔男生被送列治文复康中心。该生学习成绩平平,患有高度多动症(ADHD),被毒瘾驱动着参与贩毒。在黄承斌接触的案例中,华裔介入毒品的比例虽只有大约15%,但不排除有部分华裔家庭受家丑不外扬观念影响、发现问题也不愿意及早接受心理辅导和专业治疗。

黄承斌分析,从对多宗贩毒个案的分析中可以找出问题根源:绝大部分少年参与贩毒都是在道德观沦丧、价值观缺失的情形下受利益驱动所为。有一名9年级华裔男生,学习成绩相当好,是“十优状元”,他通过贩毒牟取暴利但自己却不吸食任何毒品。这样的案例令人触目惊心。调查显示,毒贩一般并不亲自进入校园,往往利用学生进行贩毒犯罪,通常只需要打一个电话,约一个见面地点,便能够在半个小时内达成交易。

“大麻误区”令人放松警惕

黄承斌表示,不少加拿大人因在大麻问题上存在的误区而中招。误区主要有三个,其一:社会上普遍认为大麻的毒性对人身体所产生的生理反应远不如其他毒品,认为大麻是介乎烟草和海洛英类“硬性毒品”之间的过渡物质“软性毒品”,误以为大麻对人体的生理影响较弱。其实这个观点大错特错啦,虽然大麻带给人体的即时反应不太大,但根据2012年英国肺基金会的研究显示:吸大麻比吸烟的致肺癌率要高20倍!

其次,认为大麻是“天然种植”,比起化学性强的狂喜、摇头丸,或Party上常用以注入饮料的液体毒品等,相对来讲没有那么危险,是“相对安全的毒品”。其实,大麻不单止会使吸食者的短期记忆力受到影响,还会明显降低人的推动力,使人变懒堕、贪图走捷径不劳而获。黄承斌介绍,由于大麻不溶于水、在人体内会溶入脂肪,会长期积存于人体细胞、白血球以及人脑、肺、男性生殖器,会减少男性激素、造成女性例假紊乱,还会降低人的免疫能力、判断能力、学习能力、工作能力、自我约束力。

再者,提倡大麻合法化的人一定会无视大麻作为另类止痛药的副作用,扩大大麻的医用范围,片面地强调大麻的“贡献”,无形中减少了人们对大麻的警惕性。实际上对于青少年来讲,大麻对生理和心理的伤害都更甚于成年人。大麻令青少年逃避或暂时忘记困难和心理伤害,会大大推迟他们培养面对生活问题的能力、控制情绪的能力。

学生吸毒由吸大麻开始

许多研究发现,大多数使用其他非法毒品的人包括学生,往往都是由使用大麻开始的。大麻被称作“入门毒品”。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大麻是受管制物品,任何种植、拥有、销售、给予、运输大麻都是违法甚至犯罪行为。即使拥有大麻也可能会留下犯罪记录,从而给青少年将来从事职业、寻找工作、移民、出国旅行等诸多方面造成严重障碍。

黄承斌介绍,公司雇不欢迎使用大麻的雇员,不单止因为从病理角度大麻会降低雇员的工作能力,而且由于大麻的毒性使人产生幻觉令人感到自我满足和放松,使用者会习惯于放弃责任,如会借口因吸了大麻不适合驾车、工作。媒体亦不时有报导关于因吸食大麻产生幻觉而侵犯他人的暴力犯罪案例。

“曾有人对两组飞机师做过实验:未使用大麻的一组驾机着陆的准绳率是100%;而另一组即使在使用大麻24小时之后驾机着陆,仍然全部都偏差超过20米!最要命的是,这组飞机师居然个个认为“他们使用大麻后驾机着陆的准绳率比不使用大麻时还要高”,直到他们亲眼目睹他们驾机着陆的录像,才惊觉大麻带来的可致命误差。”

亲子互动助孩子强化内在力量

黄承斌表示,大麻吸食者一旦上瘾就很难彻底戒除。原因之一是无法强制戒毒——如果实行强制性戒毒,势必会将更多需要戒毒的人“拒之门外”;其二是因为戒毒必须出于当事人的内心选择才能成功,但大多数戒毒者通常都缺乏如此强大的内心力量。

11年级西人男生Jacob(化名)的戒毒故事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个案:Jacob因患有脊椎先天萎缩伴有痛症产生学障,吸食大麻和海洛英并上瘾,接受三个月戒毒治疗之后,毒瘾得到减缓。由于他本人对电影执导很感兴趣,后来参加了由政府拨款的活动——执导一部反映青少年吸毒问题的电影,拍片过程对他来说无疑于为他注射了一支自信的强心针,令他感受到人生的意义。

黄承斌分析,大麻吸食少年通常没有建立起良好的价值观,他们吸毒的动因与家庭贫富、父母的文化程度无关,而是他们感到“生活无意义”、“闷”、“空虚”、“无法从吸毒以外的途径达到如此High、放荡、玩得这么狂”。“青少年能否与家长建立起信任关系,这个十分重要,因为沟通和倾听能够帮助青少年建立起他们的价值观。”

吁“榜样”重建价值观强化家教效能

黄承斌直指校园大麻反映出整体社会的家教存在问题。“大麻不是最大问题,家教才是最大问题。磕草风其实并不比迷恋互联网、游戏机及购物严重。”“青少年心智未成熟很容易成为社会问题恶果的被动承受者,因此成人的榜样作用就显得尤其重要——能够影响孩子选择正面或负面的价值观。换而言之成人自身首先须要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才能影响和帮助孩子。”

他呼吁,帮助青少年远离毒品,当务之急是集中火力重建社会价值观、提升榜样效能。“使孩子碰到日常难题和挫折时有更大机会选择恰当的危机处理方式,真正解决问题,而不是靠大麻来逃避问题,实质上转移、加剧、深化了问题。”此外,“家长与孩子建立起良好信任关系极重要:当孩子闯祸时仍视家长为靠山,不让错误滚雪球——不因犯错而错上加错地采用另一错误行为去‘弥补’。”

黄承斌引用一桩个案表述家长与孩子间建立信任关系的重要性:一名18岁西人女孩与家人关系极差,无法沟通。她高中尚未毕业就已辍学,在外流浪、打工也不愿上学、回家。她患上了忧郁症并依赖吸食大麻缓解。但她兄弟姊妹的情形则与她截然不同,他们均没有出现与家长沟通方面的问题,也没有出现学习、情绪方面的困扰,当然也没有吸食大麻的经历。◇

责任编辑:邓林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最近进行的几项调查显示,英国青少年在吸毒、纵酒、抽烟和少女怀孕等方面的问题,都比大多数欧洲国家的青少年严重。
  • 印尼妇女部国务部长柯菲花3月24日说,首都雅加达少男少女花在吸毒品上的钱,估计每天高达13亿盾。
  • 】(中央社台北二十一日电)北京市公安局缉毒支队披露,从一九九二年至今,北京登记在案的吸毒人员已达两万三千余人,其中又以青少年居多,已逼近两万人。
  • 大纪元3月5日讯】(中央社台北五日电)中国大陆毒品泛滥情形日益严重,且年龄层逐步往下探。根据大陆国家禁毒委委会披露,截至二○○二年底,累计登记在册的吸毒人数已达一百万人以上,比前年同期上升百分之十一,其中青少年已占总数的七成四。不过,一般预判实际数字可能比官方公布的数据还要多很多。 根据大陆﹁法制日报﹂报导,如从涉毒地域范围看,大陆涉毒县(市、区)已经发展到二千一百八十四个,比上年增加九十七个,范围逐步扩大中。
  • 面对各级学校即将于九月初陆续开学,洛杉矶“毒品警报网”今天指出,因吸食毒品被送到各医院急诊室的青少年病例在过去两年呈现明显增长趋势,吸食的毒品种类依序是安非他命、麻醉止痛剂以及大麻。毒品警报网呼吁校方和家长在开学前夕,注意家中青少年成员的外出与交友情形,有效预防因聚众吸毒而出现戕害身体的现象。
  • 中国国家禁毒委员会12日召开全体委员会议指出,境内毒品消费市场仍在继续扩大,多种毒品摇头丸、氯胺酮及其他麻醉药品、精神药物交叉滥用的情况十分严重,吸毒在册人数员逾百万,青少年独站螯头。
  • 中国官方报告坦承,青少年已成为中国大陆吸毒的主要高危险人群。目前,全大陆登记在册的一百零五万吸毒人员中,三十五岁以下的青少年占总数的百分之七十二点二。中国公安部、卫生部、教育部、司法部等政府部门日前在北京举行禁毒委全体委员会议,据北京中国青年报报导,出席会议的二十多个成员单位分管禁毒工作的高阶官员,都拿到一份令人沉重的报告。
  • 中国国家禁毒委员会副主任、公安部副部长罗锋今天指出,二○○三年中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超过一百零五万人,其中青少年占总数的百分之七十二,毒品使中国每年耗资超过两百七十亿元人民币。新华网报导,罗锋上午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记者会上说,中国已出现海洛因、摇头丸及其他麻醉药品、精神药物交叉滥用的局面。
  • 〔自由时报记者李信宏╱桃园报导〕生日变忌日!刚从桃园县龟山乡某国中毕业的十五岁姚姓少年,昨天凌晨到桃园市一家摇头店内庆祝农历生日,他吃了两颗摇头丸及吸食K他命后,全身发抖、休克,送医后因心脏衰竭而不治,结束了正值青春的岁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