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弘扬传统文化 “昆曲之美”公演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14年09月04日讯】(大纪元记者任倩雪纽约报导)海外昆曲社日前在中华公所大礼堂举行了第二场“昆曲之美”夏季公演,表演的昆曲剧目有《绣襦记‧教歌》、汤显祖的《牡丹亭》和《狮吼记》,吸引了上千名长者参加。
  
海外昆曲社(The Kunqu Society)由昆曲爱好者在纽约成立,以研习、保存、传扬昆曲为宗旨。
  
昆曲在中国渊远流长,对中国文学、戏剧、音乐、舞蹈都有深远的影响。昆曲在明代嘉靖、隆庆年流行于江苏一带,被称为昆山腔或水磨调。昆曲合称南北区,既有对元曲系统的北方音乐的继承,也有对唐宋以来南方流行的音乐的继承,合称南北区。
  
李女士(Amy Lee)全家从广东台山来,她两岁的时候就到了美国。对自己民族的文化,李女士一直很感兴趣,她曾经常来中华公所观看粤剧。当天观看了昆曲后,她说:“因为我听不懂江苏话,我就通过看屏幕,了解故事的内容。这对保存文化多样性非常有好处。在剧的结尾,都会在道德方面给人们一个忠告和教诲。”
  
来自香港的吴振鸣(Raymond Eng)认为,昆曲是几千年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应该保留。“我是香港人,这是我第一次体验北方戏剧。(昆曲)与粤剧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歌唱的语言不 同。尽管我听不太懂演员的台词,但是听起来很悦耳。我会以后多学一些方言,帮助我听懂中国更多戏曲。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让我非常骄傲。昆曲正在消失,曾经 是主流文化的粤剧和昆曲,在如今年轻人中渐渐失去了市场。”
  
李女士和吴振鸣都认为,昆曲很可能成为即将消失的艺术,年轻的一代有责任承传。

责任编辑:赵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