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新竹眷村博物馆特展 看见眷民迁移历程

人气: 79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15年10月04日讯】(大纪元记者林宝云台湾新竹报导)新竹眷村博物馆现址为1970年代建筑,原为新竹市调查站,为了让即将消逝的眷村文化得以保存,于2002年成立眷村博物馆。本次展出“眷村行行好”特展,在特展中可以看见新竹市超过半个世纪的眷村居民,迁移与定居的种种历程。

特展设有“梦回.记忆中的迁移”、“启程・航向台湾”、“眷村起步走”、“眷村行知识小学堂”等四大主题。介绍竹市眷村居民的迁移记忆史,因为战争纷扰,这批来自中国各省各地的军民,透过不同的迁移方式、带着不同的心情,来到新的环境重新起灶生活。

眷村生活情境。(林宝云/大纪元)

接着,再带领你回顾数十万军民,初踏上台湾土地的心情故事,忆起当年军人、妇女、小孩到各个临时聚点重新打造家园,形成了独特的眷村聚落。那是另外一个新生活的开始,也是克勤克难日子的开始。

最后,讲述在地眷村聚落的形成。眷户早期以步行为主要的交通方式,求学、紧急救护所需交通,皆依赖军方支援。随着新生代的来临,便自制婴童推车、三轮玩具车;民国40年后,脚踏车成为生活代步工具;50年以后机车开始出现。

展场还设有学习互动区,什么是迁移当中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最后一批撤退来台的军民又是从哪里来的?一连串的为什么都可以在这里得到解答。

在“眷村行行好”特展中,可以看见新竹市超过半个世纪的眷村居民,迁移与定居的种种历程。(林宝云/大纪元)

眷村博物馆全馆为三层楼建物,一楼规划为眷村历史背景区,二楼规划为眷村生活情境区,三楼每季规划眷村文化相关特展。即日起至12月31日止,参观者与展场作品拍照,再打卡留言分享给朋友,即可获得小礼物乙份,欢迎民众来一趟怀旧之旅。

民国40年后,脚踏车成为眷村生活中的代步工具。(林宝云/大纪元)

责任编辑:郑桦

评论